吊脚楼除了具有自然美之外,还具有观念形态美的特征。它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景观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居住者对生活的审美意识和情感的反映。吊脚楼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上梁礼﹑吊脚楼的神灵观﹑相互走人家等。
在房屋框架立好时,要举行上梁礼。上梁礼一般是建房的第三天,在粱上系上象征喜庆的红绸,然后由祭鲁班、唱赞梁歌、抛梁粑粑等一系列的活动构成。在这些活动中,都要唱梁歌,而梁歌的唱词涉及到生产知识、传奇故事、天文地理等。它表现了王村居民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在抛粱粑粑的过程中,抛掷者站在粱上,下面几百双的眼睛齐涮涮的看着,各自把手伸的高高的,蜂拥而上的抢着抛下的粱粑粑。男女老少挤成一团,那场面别提有多热闹。那鲜艳的布匹﹑那欢快的唢呐﹑那淳朴的歌声﹑那热闹的人群等,它展现了土家族独特的风俗,也展现了它特有的文化。
在土家族民间信仰习俗中,吊脚楼内神灵无处不在。在这里,吊脚楼即是人的居住地,也是各神灵的栖息地。进入堂屋内,需过门槛,而门槛就有门槛神。在堂屋中,设有神龛,供有天干地支﹑本族祖先﹑九天司命﹑太已府君。在灶房内,还有灶房神。就连无意中闯进门屋内的纺织娘娘,也成为已故祖先回家看望子孙的化身等等。在除夕,主人要对吊脚楼内外的神灵进行祭祀:一是感谢众神一年来对自家的保护;二是对来年的期望。这就表现了土家族人有着浓厚的尚巫崇鬼的情结。因崇尚较多,所以禁忌也相对较多。因禁忌较多,所以土家族人在做事的时候,就会考虑到是否冲撞神灵,于是就使自己的行为尽可能的符合神灵的要求,以减少和消除灾祸的发生,这样就限制了自我的过激行为,从而达到神人共处之美的境地。
在堂屋中,平时家人可在劳作之余坐在长凳上休息或者聊天;夏天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冬天接待客人一般是火堂。通过走人家,大家坐在一起,唠唠家常,叙叙旧,互相述说一下家里的喜怒哀乐等,谈论的话题是无所不包。夏夜可凭靠栏杆乘凉赏月;雨天时,女人们在此地绣花、纳鞋底等;农闲时,一家人可以在此聊天或者玩牌儿。它不仅使自家得到了交流,也增进了与亲戚好友及邻居的情感交流。在这里,阵阵欢声笑语从中传出,时间仿佛凝滞,这体现了土家人舒适﹑悠闲﹑恬淡的生活。
吊脚楼是土家族独特文化的象征,应该得到保护和继承。在大山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下,很多年轻人走出大山,外出务工。使土家族的一些传统文化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式的建筑和装饰艺术。但是在王村镇,令我们欣慰的是:古建筑得到了保护和整修,而新的建筑又集吊脚楼和新建筑于一身。我衷心希望吊脚楼文化被世人所知﹑所识。
查看原文:anywood.com/news/detail/400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