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设计思享 于 2016-3-24 16:09 编辑
嘉宾分享
今天的主题是心论设计主张,这个主题是我纠结很长时间,总结出来了心论和主张,我们都在设计这条路上不断地尝试和成长,我觉得它能够代表我自己设计思维和方向的一个理解吧。
我觉得旅行游学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通过对各地的旅行游学,我们可以亲身去探究一些内心的疑惑,或者可以寻求到对于内心深处的生活感受。
这次我们去探究的是由绿十字孙军老师们历时数十年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执着,而最出名的应该就是河南的郝场村,刚我发的照片是郝场村的风景,我估计在城市居住的人应该比较羡慕或者是比较怀念的,在这里风景如画,相比城市而言,这里更加自由恬静,然后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生活感动在里面,甚至有一种对童年的追忆,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乡愁感。
我相信很多人有一些真正的农村情结,但是内心对农村在情感上充满了各种纠结,但是我觉得郝场村对于一个乡村定位和乡愁情感的营造以及对城乡差别的研究,能深深的打动。
下面是另外一个古村落的图片,它也是在山上,于是我们通过对郝场村的游学参观,有一种感动在里面,所以我们有了这一次,由苏州二十位集规划建筑、景观室内、产品品牌、公司的设计总监和学院的教授专家组成的设计团队,能够共同打造新县田铺大塆,就是这个美丽的古村落的一个项目。
我们前期主要做了一些工作,白天分组进行测绘和乡间的一些寻访,然后是对乡土的一些调查,晚上进行一些信息交流会,前期的工作比较杂碎。当时我们所处的环境比较艰苦,虽然很累但是我们感觉身处在那样的环境当中,面对淳朴的村民,就好像在建设自己的家园一样,能够有一种爱的感动在心头,那时候我们追求的其实就是很简单的一个幸福。
这是我当时记录的本子和图纸,虽然比较粗糙,但是刻画的还是比较详细。
田铺村的村民很淳朴善良,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流露,农村出身的我对这种感觉很清新很熟悉。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很惊喜地发现了当地物种的多样性,有很多花草树木当地人都叫不出名字,但是看上去非常漂亮。
我们还发现当地一些传统的老手艺,我现在发的图片是红薯的一个传统做法。
然后有一个故事,就是我们为了探寻水源上游的水量,去了山上进行考察,然后发现了一个很小的蓄水池,它连接了大约12.5厘米的管径,这个蓄水池就是全村全部的饮用供水。然后接着往山上寻找,发现一个小水潭,水潭中只是通过一根管子直接入蓄水池。看到村民生活在如此艰苦的环境,在场考察的人员都有一种很心痛的感觉,也正是这种感觉给我们带来了动力和责任。
当天下午我跟万老师有了一个不谋而合的思路,把水源引到村落,让它形成一个脉络,就是增加分管,增加一个集中的蓄水池,方便村落未来的供水,然后我们寻找了另外一个水源,缓和用水的压力,而且从技术上是完全可以实施的。
回到苏州主要以分工加讨论会的形式完成工作,最终把这个项目落地。
下面发的是方案的图纸,是整个苏州设计团队做的,我们的工作是由涉及到各自专业人员组成的,对它进行完善的一个规划项目。
图片中有个师傅是做篾匠的,老师傅说正是因为这个设计进入村里,原来脏乱的环境不见了。村里的村民非常的热情,他们感觉我们是跟他们一起建造自己的家园,村民的参与性非常强,整个落地的施工村民都参与其中。我们给这些图片取了一个名字:遇见村民遇见笑。
这些图片是大塆完成后一个景观的效果。
我们团队去了之后也很感动,写了一首诗歌:
走进一座村庄,
感悟一段时光。
老旧的古屋,
烂漫的田野,
在跳动的暖阳斑驳下,
聆听溪水的叮咚...
幸福是壹种心理状态,
她不流于表面,
而是存于妳的内心感受。
这个项目参与给予我很深的第二故乡的感觉,我也切身体会到了幸福乡愁的感觉,我相信我们团队的所有成员都会有这种感情。这是一个寻找、挖掘自己内心情感,用心去体会和体验乡愁情感而做出来的设计。
对这个项目我的总结是从情感出发完成的,乡愁是一个情感,如果没有这种情感,那我们可能把这个设计做变味,因为现在的农村我们不是用城市的一些设计手法去改变它,设计成城乡结合的感觉,而应该是农村应该更像农村,让它有一种情感的回归。
这个项目对我的设计思维触动很大,在我们园林景观设计中我一直觉得设计首先应该是发现问题和发现美,这样才可以解决问题,绽放美。
我们会把室内建筑和景观的环境整体分析,归纳总结出功能和分区,然后去造景。任何方式造景的目的都是为使用者服务的,想要产生怎样的感觉在里面就应该用怎样的元素,这种方式我称为深境。
为什么叫深境?我觉得境应该是景的延伸,造景的一种和谐,一种更深的深度。这个空间产生的意境感应该是永恒的,设计不仅仅是解决问题,如果空间能随着我们的生活一起成长,它能带给我们一种向内而求的长久的修行,这种设计是可以与艺术相媲美的。
如果这个设计能给予的不再是短暂的心情,而是随着年月修炼形成一种舒服的感受和良好的心态,产生新的共鸣,我认为这样的设计是成功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提倡心润的原因。
我有一个客户问我:这个方案我现在很满意,会不会过几年之后不喜欢要拆掉重新建?我跟客户解释说:你应该以内求的方式去追求自己未来向往憧憬的生活状态,而不是短暂的心态。
下面是我做过的只有52平方的私家花园,业主在委托我们之前已经造好了花园,我们主要做的是对花园进行改造。从现在图片的细节和业主前期交流中可以发现业主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可能是太注重细节,原设计方想给予业主东西太多,使得整个花园略显凌乱。
在设计工程中,我们更关注业主想要的生活,了解业主想要的家庭生活状态。下面展示我们也业主做的简单的效果图,施工以后大概也是这个样子的。
在铺装彩置上,业主把以前图纸上路的砖换成仿古砖,这是因为业主享受仿古砖和花草搭配的感觉。
这是完工以后的实景照片,这也是我想要给予业主的生活。
我在设计的时候,预留了一些空间,是可以活动摆置的,但是对于水井、休闲平台和路,一些硬的框架,我是有把握化整为零的,生活不会变的凌乱。
借用我对这个小花园的设计说明来总结我自己对设计的理解。我觉得设计还是要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这里承载着一个关于家的生活态度,
这里承载着一段永恒的悠闲时光。
当尘世浮躁遭遇家的洗涤,
我们可以回到熟悉的地方,
回到港湾,
享受一段时光。
这里有阳光、鲜花、水声…
这里也有欢笑、家常
和大自然的声音,
这里更有心底隅角发酵出越见越醇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