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教授:细心一点的朋友,应该能看的出来,我们厚脸皮的又一次尝试了印第安风格,但是自己感觉跟以前不管是从概念上,还是从设计上,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不要问我为什么老是印第安风格,我只能说~~我们很!任!性!)
张教授:上面第一张图,三个筒状物,是一批高端球杆包订单,客户之前拿过来的结构样板,很死板,属于那种一张皮子工厂随便压个花,然后缝制起来就开卖的,客户也是觉得之前的东西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要才通过一个曲折的渠道,找到了我们。做之前,没有沟通过,全部是我们原创发挥,最后我们一共提交了六个样品,客户个个都挺满意。
张教授:后面几张图是一些擦色的笔记本,手包,我个人挺喜欢那个羽毛女士手提包,从结构和图案都是我们自己捣鼓的,年前的作品,现在看起来从设计上已经有些稚嫩,不过我觉得这是好事,意味着我们马上就会有更新更好的东西出来!!啊哈哈哈哈!(那羽毛可画死个人!)
张教授:包上那些文字状的东西,来自一封名人手稿(据说好像是情书嘞!!),我把他摘录下来,作为表面机理使用。具体是哪个名人,大家可以随意猜~反正我也不准备告诉你们!
张教授:另外值得一说的是,上面各种造型,机理和颜色的包,其实是同一品种,同一颜色的皮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种皮料,很能表现皮质原始质感的一种皮料,有空能够线下见面的话,大家也可以亲手摸一摸,手感一级棒!!!!
张教授:我们当时决定从皮料本身下手改变产品风格的时候,我的的合作伙伴当时跟我开玩笑说,越玩越低级了,以前还讲不同材质搭配,现在干脆就一种搞定。我说,画者初学画时,画一张素描需要用到五六只铅笔,画到后来,一支笔画完全程,浓淡粗细,功夫从工具练到了手上。
张教授:这也就是我说的从源头控制设计,万科自己有个建研中心,专门研究建筑结构和材料,我想也是同等的意思。(不要脸的类比一下大企业~~~~啦啦啦啦)
张教授:其实大家应该能看出来,到今年为止,风格化已经趋于明显且稳固,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对此进行深挖,请大家继续做个见证!!见证我们的成长和蜕变!对比8年前做的东西,我们自己是想不到自己会走到这一步的,现在爱好慢慢变成了事业,相比之下我觉得我们是幸福的。
张教授:我们喜欢做别人不能做的东西,喜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东西,喜欢在旧的台阶上不断否定自己,做一些让自己刮目相看的东西。下一步,我们可能会利用现有的技术,转向更多的领域,比如室内软装,比如皮具和实木家具的配合。想想都是让人激动的事情~~
张教授:另外,新一批概念的东西,正在开样中,又是一次自我否定!!霍霍!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感谢大家浪费时间,看一个匠人不匠人,设计师不设计师的人自卖自夸的说了这么久!!今天分享,个人部分到此结束~~感谢大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