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设计思享 于 2015-8-15 16:42 编辑
嘉宾分享
大家好,我是冯果川。今晚跟大家一起分享小的讲座,题目关于身体与设计。本人建筑学出身,今天主要讲是建筑设计,希望通过身体的维度讨论建筑设计,看待建筑设计。身体的维度多少跟哲学界身体的转向有关系。
整个现代的哲学核心是理性,后来慢慢有人对理性产生怀疑,出现现代性的危机,理性出现对立面,有些哲学家开始拥抱对立面。在60年代,有些人把身体作为跟理性相对的概念,同时有另外一层含义,理性跟权力捆绑在一起,理性占据统治地位,理性归顺身体。 身体的两个维度
▼ (一)
身体变成跟理性相对立的概念,我们经常提到几个分支,最基本的分支是梅洛·庞蒂的身体的现象学,在这个维度上有些简单的概念,梅洛庞蒂把感知作为前置的条件,感知作为支点探讨哲学。这些也影响了一些设计,有些设计不断探索感官的可能性。
这种从自身的感觉出发的设计,是相对比较容易被设计师接受的方式,不少的设计师回应这样的思考,就是说我们大量的感官是被压抑的,沉睡的,通过设计唤醒这些感官,开拓一些新的领域。
(二) 另外一个维度是政治性的维度,把权力跟身体对立看,看身体是如何被归顺的,这个角度跟梅洛庞蒂从自身的感知出发是相反的,是从社会统治的角度看待身体是如何被驯服的,这一系是以福柯的身体论作为一个代表。 这张图片是福柯引用的圆形监狱,在圆心的部分是一个中庭,中庭没有阳光处在黑暗之中,光线会把囚室照亮,犯人在明处,监视者在暗处。这是最高效的监视,因为犯人看不到监视者,总是疑神疑鬼,把监视者的监视变成自我的监视。 这是圆形监狱建成的图片,在美国南美都有一些圆形监狱,但是现在基本已经不用了,因为现在的科技监控很发达,已经不需要几何学的帮助了,现在变成更无形的更无所不在的监视。
所以我们对比可以看到,梅洛·庞蒂讨论的是对压抑的感官,对未知感官的探索,世界跟身体是模糊的状态,世界是身体的延伸。在福柯的视角里,他更关心社会如何通过各种技术,来施加肉体,使得身体臣服,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这两种思路都是跟设计有比较大的关系的。 比如说这张图片,是一个哥特教堂,阿尔都塞的理论里,他关心一个形态的国家机器概念,像学校、宗教教堂等,这些国家形态的机器,通过建筑性的东西把一个统治性的东西植入到身体里面。 身体与建筑 ▼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一个人皈依基督教,可能不是被圣经感动,而可能是被宗教教堂庄严的气氛,空间的神秘性,或者安静虔诚的仪式感化,不由自主,不假思索地皈依基督教。所以不论是圆形监狱还是哥特式教堂,都可以看到建筑跟身体的关系,建筑如何不用文字道理,就使身体接受某种形式,某种召唤,被纳入社会的某种秩序里面 八九十年代,西方马克思哲学家占明勋,在《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书里提到过身体与建筑的关系,这个酒店在洛杉矶,被看作后现代建筑的代表。占明勋提到这个建筑有基本的特征,总结来说,就是建筑代替了城市,建筑本身拥有了意志,建筑剥夺了人的主体性,人看作是被建筑驱使安排的一种物品。 ▼ 现代性——人被剥夺主体性
他提到建筑的内部有观景电梯和扶手电梯,人被剥夺主体性,这些机器呼唤人使用。就像现在商场离人不由自主的用了电梯,机器本身的召唤诱惑,用了大量的自动机器,剥夺了人的判断性主体性,甚至还有时候剥夺人的生命。 这张图是酒店的鸟瞰,可以感觉到酒店跟城市没什么关系,地面看不到主路口,这是一个封闭的建筑,拒绝跟城市对话,就像戴了墨镜的人,不让你看到他的眼神,实际上是对周围的城市怀有敌意,像一个独立的王国。
占明勋说这个建筑,是后现代的一个特征,他在八九十年代发现了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变成现代普遍的现实,现在的商场可以看到是上面那个酒店的升级版,变得更加的霸道封闭。
实际上这么做是便于更好地控制里面的身体,尽量避免偶然的购物行为,将你的购物行为更加严密的控制。现代购物商城,剥夺了人的主体性,我认为这是现代建筑的一种悲哀。
作为建筑师,我们接受的是现代主义的训练,有一个内核,是现代性的概念,指如何实现解放主题,实现人的自由,但是很遗憾,现在很多酒店商城的设计都是在剥夺人的主体性,削减人的自由。我也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是需要批评的。
酒店的内部空间用了大量的曲线,让人丧失了空间的判断,看不到空间的起点和终点,像一个主体迷失自身的一个迷宫。 ▼ 三种空间类型对人的异化 我们刚才讲了三种空间类型对人的异化: (一)、第一种类型是圆形监狱型,当今社会就是圆形监狱的放大版和浮夸版,你的隐私完全被监视,我们的生活被全面匿名的监视。 (二)、第二种类型是阿尔都塞的大教堂,通过非常震撼的空间,直接使人臣服于建筑所代表的秩序。 (三)、第三种是消费社会的典型,以购物商城空间为特征,一种自己拥有意识,剥夺人的意识的空间。 (四)、第四种是本雅明的《拱廊计划》,街上的波西米亚漫游者,他们不购物,不买卖,享受拱廊街提供各种舒适的生活,他们这种无拘无束,反而代表新的现代的自由,代表解放者的姿态。
基本上我对身体和建筑的关系是基于这四种模型展开的。而这四个模型都关系到主体的命运,在今天的社会,空间如何对主体的自由有所帮助,保护激发人的自由,创造自由的空间。实际上这个事情是很难发生的,建筑师不过是空间生产的环节,从这点上讲建筑师的自主性,自制性是很弱的。 深层的无意识 ▼ 我们今天虽然看到很多明星的建筑师,看似创造一些人类新的建筑史,人类新的空间,但是冷静想一想,有多少是赋予人的自由,更多的是权力和资本的工具而已。
今天讨论人的自由,在哲学上是如何解放身体,在建筑上同样是关于身体的一种关注。如今很多设计师,也都卷入到对身体的关注和对感知的关注里面,但是如果按照精神分析的方式看待,到目前为止,多数设计师对人的身体关注都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基本上是关于隐形记忆的关注,属于描述性的无意识,精神分析对这类无意识的分析是没有兴趣的。
精神分析关注的是人的欲望,关注的是深层动力性的无意识,你的行为背后被什么决定,主体性的部分才是精神分析关注的,表面上你是按照自己的意识行为,实际上你是被无意识操纵的,深层的无意识是真正需要被关注的,这种深层的无意识跟刚讲的四种空间模型是有关系的。但是我们还是看看肤浅的设计师是干什么的。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产品设计,像土豆的手机,人们一看到这个手机,就知道拿起来是怎样的,土豆的多面体实际上回应手的感受。这种设计实际上只是对手的怀旧,但是不涉及深层无意识的讨论。 比如这个卷筒纸设计成包菜的样子,人们一看就知道可以把纸撕开。不需要说明书,人们看到物品就知道怎么使用,这是换唤起你对东西的记忆。所以这些设计都是在梅洛庞蒂感官王国的判断里面,如何设计把人们没有注意到的感官挖掘出来,在一些事物之间建立起一些联系,这些联系源于一些深层的记忆。 这个图片里面有一个看起来一堆起球的物品,就叫《厚空间》。《厚空间》是对所处环境批判性的作品。商场周围空间到处充斥广告、吵闹、声音,我们想做一个视觉上归零的空间,身体可以密切接触。当人们进入这个空间,可以看到无数的气球,拍打气球在中间穿行,这个作品没有告诉你什么,而你的视觉极度贫乏,但是你的身体不断被物品簇拥,这是跟平时颠倒的状态。
一般我们对空间的判断来源于眼睛,视觉处于霸权状态,这个作品就是对处于霸权状态的视觉进行挑战,你没有进入到这个空间,你完全不知道里面是一个怎样的状态。视觉被屏蔽,其他感知器官被打开。
这个《厚空间》我们选择了用线来作材料。回顾历史很多用线做的艺术品,主要是视觉的考虑,把里面的线做的长短不一,做出空间的变化。而我们的作品很简单,就是一堆密密麻麻的线,屏蔽掉你的视觉,发现别的感觉体验。 后来我们也尝试用这个概念做住宅的设计。我们发现住宅同样有一些霸权位置的逻辑,比如做住宅一定要做房间。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做房间?如果一个家庭只住了两个人,多数情况下一半的房间闲置着。其实由房间构建起来的住宅实际上是一种很低效的空间类型,我们为什么需要房间呢,是因为我们需要基本的私密性。可是如果我们的私密性随着身体的不断移动,那个这个空间会是怎样的呢?
《厚空间》就是没有房间的住宅,面积很小,空间的功能很大。
这样没有房间的住宅设计出来可以实现很多不用的使用,使用整个空间变得非常灵活,使用密度变得非常的高。当你需要私密性,你就穿行在厚空间里面,当你不需要这些私密性,就可以把这些帘子卷起来,形成一个大的空间。 我们在深圳双年展的时候也做了一个这样实体的作品,成列在机场里面,很多人在里面穿行。 接下来一个作品是摇摇屋,这是我们对另外一个处于统治地位设计逻辑的挑战。一般做设计都认为建筑应该非常稳固,固定的。但是其实人的空间经验并不一样是在稳定的空间,比如小孩子喜欢睡在摇篮床上和母亲的臂弯里。我们做了一个会摇晃的建筑,讨论平衡感。
这个建筑设计源于不倒翁的概念。只要一个人走进去,屋子就会晃动起来。在这个房间你不用跟人说话,你的身体就跟对方沟通。你想稳定,就跟其他人配合,如果你想整蛊别人,就可以移动自己的位置。这就是通过空间来跟对方对话,这是一个游戏的空间。无论是厚空间还是摇摇屋,往往都是孩子更喜欢。 在上海我们用另外一个模式也做了一个摇摇屋,里面是类似跷跷板的装置,只能在平面上摇晃。外面用用一整块布遮起来,外面的人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里面的人玩的很开心。这些设计都主要是让视觉上尽可能简单无趣,主要的意图都是讨论感官别的方向。
在接下来是一个雕塑,实际上还是在讨论身体。往往一些家具功能性非常明确。而我们试图做一个装置,形态上非常模糊,人们看不清这个物品是用来做什么的。人们在使用这个雕塑装置的时候,完全是在凭身体的直觉去猜测,去尝试使用。 这个设计看上去非常复杂的形状,但是它的生成非常简单。就是在一个平面上画了一个曲线,投射到一个圆球的表面。然后再把分型处理,每次做完分型投射到圆球上,最后把圆球做成一个铜芯的圆球。将重合在一起的铜芯圆球上的曲线进行放样的处理,就会形成一个抽象雕塑。
接下来我们讲一个幼儿园的设计,幼儿园本来是聚焦幼儿成长的需要,幼儿是建筑的主人。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幼儿园按照成人尺度建造的,幼儿在这样的空间里有一张疏远的感觉,天花板很高,窗台很远,使得幼儿处于一张被照看、被帮助的状态。我觉得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长大,他的童年会存在于一种空间带来的创伤。我希望孩子能在幼儿园体验到空间主人的感受,根据儿童的身体,重新设计空间的尺度。我们分析孩子身体的各种姿势,从地板到天花板,在比较低的区域里有不同的变化。我们更密集关注儿童身高以下的部分。我们做一套儿童的空间,附着在成人尺度的空间里,使得两成形成一个系统。
于是建筑的设计变成如何获得儿童小尺度独处空间的过程,所以我们会把建筑体量做的比较散,使得这个空间的周长更长。我们希望孩子把空间当作玩具本身。 后面还有一个住宅户型的设计,深圳有个一百万保障房住宅竞赛。这是我们参赛获得金奖的作品。现在展示的是万科15平米的空间设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认为15平米的住宅设计可以解决中国地价高昂的问题,使得人们购买的起。但是有个缺点,就是空间体验很乏味,犹豫一个火柴盒。
万科的户型简化后,犹如麻将的白板,毫无空间的趣味。我们想重新设计超级小的户型,可以随客户的需求而定。我们认为设计户型更重要的是设计一套户型的程序,这个程序能够把使用者带进来,使得使用者之间能够交朋友。
具体设想是假想每个人先分到一块抽象的面积,约18平米左右。然后使用者每个人拿一本使用手册,从里面学习分户墙如何设计,体验感是怎样的,然后去寻找跟自己标签项目的人,到家一起讨论房子的设计。虽然最后你只能选择两家作为你的左邻右舍,但是却可以认识很多朋友,这也更方便这个社区组织居委会活动,形成一种凝聚力。 图片展示一个是折线的分户墙设计,你可以得到私密的空间,比如你没有收拾的床铺不会在开门后直接看到。还有一个是环形的流线,使用者可以在里面进行捉迷藏的游戏。 这个图片展示的是入口的玄关很庄严,中轴对称,一开门就对着洗手台、厕所。中国人压力大,希望把这些压力关在门外。
接下来是一个连通的户型,分户墙的内部有个暗门。这个户型既可以给两代人使用,比如与长辈同居,当发生矛盾,可以用这道墙把双方隔开。暗门有起到分隔作用,还也可以变成一对情侣隐秘同居的户型。表面上是邻居,关上门里面有个暗门,两个人可以过隐秘同居生活,这里面可以展示出建筑可以塑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例子都是在说明建筑如何影响人,关注到人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最后我讲一个建成的案例。这个建筑是很乏味的,很少人用,往往是给领导汇报工作用的。因为这个建筑是建在公共空间,我们希望还可以保护一些市民的权益,我们希望这个地方出现的建筑仍然给人们带来很轻松的状态,能呼唤人们去漫游。这个建筑呈现一个非常含混的姿态,这个含混的形体使得这个建筑没有权威的正立面,更是一个人们愿意去走一走的空间。 漫游——瓦解空间固有的秩序 ▼
在本雅明的漫游者的叙述里,漫游者的漫游瓦解了这个空间固有的秩序。建筑师的一些努力,是暗度陈仓的设计,并没有直接讲关于漫游的想法,而是讲这个建筑符合的规划理念。但是我们骨子里还是希望创造这个的机会,建筑去呼唤一种漫游,去呼唤人们更放松、更自由地去对待一种建筑。那么南宁规划展就是我们的一种尝试。
以上图文为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设计思享立场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