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oyxp 于 2014-11-19 10:21 编辑
本文已于11月18日在品辰设计(微信号:pinchensheji)微信公众平台上,多多关注!
优秀的自媒体可以让受众得到生活的启发或者有助于事业的成功,让人们发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但大部分的自媒体只是一些简单的“网络移植”......
总是想要运营得有逼格,哪知道现在已经流行bigger than bigger.
根据度娘的解释:
自媒体(外文名: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隐形广告)、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当然文艺一点的解释:
自媒体的意思是,从自己的设计特长出发,加上对潜在市场的留心发现、认真经营,创造出独特的事业、品牌,用自己的节奏,以喜欢的方式,生活着、工作着。
诚品书店的创办人吴清友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说: 事业是生命的一部分,是自我的延伸;把自己的理想、志趣与事业结合,依据自我生命特质来选择事业,才能彻底说服自己。
品辰自媒体平台达成目标: (1)了解品辰的方方面面 (2)看到自己职业人生新的可能。 (3)了解设计的未来。 (4)结识有共同志趣的师友。
方法: 1.专业性知识的补充 许多设计公司微信运营人其实不明白为什么在网络上发表内容?点击率和转发率究竟意味着什么?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3~1984)创立了六度分割理论,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割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这是社会性网络(Social Networking)的早期理解。后来有人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比如ArtComb,Friendster,Wallop,adoreme等。
2.自我文笔的日常
有人叫读者、粉丝和用户,其实他们是你公众号所能影响到的读者,并逐渐转化为深度读者。假使每个运营人都有一个渴望提升文案写作的心,不仅仅是设计师,每个摄影师、每个厨师、每个画家、每个花店老板,每个......如果你总是网络移植,怎么能获得深度读者的心呢?
那些每期的文案、文章,很有意思的自我介绍首先要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读者,不是吗?
日常练习: A.多阅读,感受文字的价值
B.自我肯定,拥有写作的热情和信心
C.咬文嚼字,提升文案写作的文笔
D.摸索文案写作的路径与风格
3.设计公司自媒体的差异
设计师喜欢翻墙去国外的网站找资源,喜欢读图,如果你找的案例不是bigger than bigger,写的文字不够精炼,是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的。
要知道同行相忌,他们也许不会转发你们的微信,不过会默默地看过挑刺。
品辰小编也只能帮你到这了,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