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改变视界 于 2014-5-28 15:08 编辑
在不少西方社会中,开一家书店,似乎总被认为是种浪漫的行径。无论是在大城市的一个小角落或是在偏远郊区的小镇上,一间满塞着书籍的书店,加上一位学究味十足、或是性情特异的经营者,也许再配上一只睡卧在书堆上的慵懒猫咪,往往会让人油然生起一股平和喜乐之心,脑中还会产生不少遐想。每一本书的封面都是一扇门,而这书的主人是否每日在不同的世界中穿梭呢?
书店很自然地成为了西方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场景,如《电子情书》(You’ve Got Mail)、《美丽人生》(Life is Beautiful)、《第九道》(The Ninth Gate)、《新娘百分百》(Notting Hill)、《情书》(The Love Letters)等,都以书店主人为主角或是以书店为背景。不论他们是虚构的或存在于现实中,我们都能从其间的片段,看到一些文化现象或是读出几则故事。
埃夫隆1998年自编自导的通俗电影《电子情书》,更进一步以纽约市一家独立书店与超级连锁书店的冲突作为剧情主轴。剧中一家儿童书店"shop around the corner"(也叫"角落书店")的第二代经营者凯瑟琳·凯丽,原本开心守着母亲留下的小店,谁知附近却进驻了一家由乔·福克斯家族所掌控的超级连锁书店,以宽敞的空间、低廉的折扣及飘香的咖啡座为号召,导致儿童书店的营业额节节下滑。凯瑟琳与乔白天是竞争对手,夜晚却热切的以电子邮件交流,只是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剧情发展到最后,儿童书店无奈的结束营业了,俩人的爱情却开始滋长。
电影中的书店风景泰半朦朦胧胧:多了一些浪漫、少了一点辛酸;多了几分美感,少了几许伤感。这只能说,书店在我们的心目中,象征着一个理想的空间、一个避风港。
信息转载:北京上元环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