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的这首《宿建德江》描述的正是他40多岁时漫游吴越,途径新安江流经建德的一段江水的风景。600年后的元代,黄公望在此隐居期间创作了“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富春俱舍就坐落在这片《富春山居图》所描绘的江段,让旅客感受诗意般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
俱舍,源自印度瑜伽唯识学派之集大成者——世亲所著《阿毗达磨俱舍论》,系古印度语 “ kosa ” 的移译,在古印度“ kosa ”一词指包容身体与心灵的容器。之所以取名为“富春俱舍”,意在向客人呈现完美居舍,同时又通佛理,万般皆可通通舍去,希望每位居停此处的客人都能暂舍俗事,享受富春江畔的世外生活。
俱舍没有陆路可通,只有酒店客人才能从建德市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入口处搭乘私家游船进入。行船约15分钟即能看到掩映于山林中的一片白色建筑,入口是一栋拥有150年历史的徽派古宅,被改造成红酒和雪茄吧。
日本建筑师相羽高德承担了富春俱舍的设计。俱舍主体为5栋具有私家徽派院落的别墅及2间山水套房,设计风格上结合了徽派建筑风格和朴素生活美学概念,借此传达中国山水画中“平淡天真”的最高境界。
手工青瓦、白色马头墙、质朴院落,在典型的徽派建筑的风格内,还融入了形式感很强的透窗和日式榻榻米等元素,极大提升了建筑的观赏性和居住的舒适度。
除了纯白的徽派建筑外,俱舍内还有一栋依照明代规制建成的书院。外墙材料完全取自本地,由夯土和草垛累成;而书院主体以黑色为主,搭配玻璃门窗与木质屋顶,禅意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