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冬青 “当一群建筑师们在一起小聚的时候,很容易从任何一个主题开始,而在抱怨这个主题下结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冬青说,“抱怨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觉得建筑师的话说了是不算的。这种‘说了不算’,好像是一种抱怨,其实也是一种逃脱。” 韩冬青的话多少反映出现在建筑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决策中的建筑师失语。面对这种失语,有人将其归类为业主方的强势,有人将其归结为公众对于建筑专业认知的匮乏。然而,当建筑师们冷静地开始自我审视,却发现这种失语,归根结底却在于建筑师自身的摇摆不定。 从公众的建筑评判说起 2012年,在公众议论中风头最劲的建筑,当属苏州东方之门。这座被起了“秋裤大楼”、“丝袜大楼”等多个绰号的建筑,至今仍在顽强而固执地坚持着当初的设计风格,不悔初衷。面对大众的口诛笔伐,业主方坚定地认为,东方之门是一座好建筑,而且,要在全国盖更多的东方之门。 有关该建筑的数篇评论后发现,鲜有建筑界的业内人士对其发表看法,对其的口诛笔伐大多来源于社会类新闻和网络评论。“我国的建筑教育是匮乏的,普通民众鲜有机会了解建筑的专业知识,但人们对于建筑又有很高的评论热情,这就导致人们只能从外观去判断一个建筑的好坏,将好建筑等同于好看的建筑,这是一个误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一位教授对记者说。 “这是一种装饰性的思维。”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小地直言不讳,“如果我们都基于这种概念进行判断,那么建筑很容易就变成满足业主方形式上的需求。这种趋势会形成建筑教育、建筑评论、建筑创作以及公众对建筑在思想上的认知混乱。这种争论和建筑领域本身的、内在的东西并没有太多关系,而是外行对建筑的评论,然后建筑师用外行的话来打口水仗。这种评论的意义实在不大。” 但同时,朱小地也指出了建筑界中的另外一个问题:建筑听谁的。“建筑可以说是艺术的一个分支,是符合艺术和美的特性的一个创造活动。但建筑也是为业主服务的,甚至受到城市管理部门等方方面面的要求和约束,所以这方面中,个性化的创作和若干个层面的制约,使我们的创作和认知很可能偏向各种制约因素上。” 何来建筑师的抱怨 随着社会愈发强调原创,愈发看重艺术价值,愈发关注个性的发挥,一夜之间,华夏大地的建筑师们仿佛突然变成了最为哀怨的一群人。“我们这些人给很多人这样一种公共的形象,就是建筑师始终在抱怨。”韩冬青说,“抱怨最多的就是谁说了算,当我们一个设计做得可能有点问题,我们可能会说这个是施工单位没有好好配合,又或者是倒霉的市长和书记胡乱作主,强奸了建筑师的意志,导致我们只能接受结果,因为我并不能比他更有权利。所以我们在经历了好多年的折磨之后,就变成这么一幅自哀自怜的惨状。” 根据韩冬青在业内所做的一份问卷调查,在建筑决策权上,38%的人选政府官员说了算,19%的人认为是规划管理者说了算,10%的人认为是专家说了算。而市民或者是其他的力量,这两种选择加起来才2%。但是,在另外一份关于建筑设计的决策权应该属于谁的问题选项上,40%的人认为应该是专家说了算,只有8%的人认为应该是政府官员说了算。诚然,这份问卷从某一个侧面表现出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某一种尴尬。 所以,韩冬青调侃着:“我们都觉得自己很悲哀,做的业务、做的行当很辛苦。可是欲罢不能,又那么抱怨着,又那么干着,好像到目前为止大面积改行的还不太多。可是我们始终抱怨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觉得我们现在建筑师说话是说了不算的,我觉得说了不算,好像是一种抱怨,其实也是一种逃脱。既然我们说了不算,很多责任我们也就可以不承担。” “个人认为”背后缺失的价值观 然而,这种抱怨更多地则像是一种炫耀和矫饰,掩盖着价值观和科学方法的普遍缺失。在业内,很多建筑的设计似乎是为炫耀而做,建筑设计正逐渐变化一种矫饰性的行为,种种的奢华与夸张背后,是建筑设计价值观判断的缺失。 所幸,这种价值观的缺失已经引起了建筑界的警醒。在以往建筑师的论坛中,大家交流的更多是技术和技巧,而现在则更多地在谈论为谁做、为什么而做。而与此同时,更有业内人士犀利地指出,建筑设计行业普遍缺乏科学的方法。 “我们建筑师,包括专家在参加非常重要的项目讨论论证的时候,最喜欢用的一种表述语态就是‘我个人认为’。什么叫‘个人认为’?这种不能称为科学论证的论据表述方法,正成为设计领域的一种常态。如果我们建筑师的学科都不具备判断力,你还要指望让别人认为你确实是一个学科,那几乎是不现实、不可能的。”韩冬青的话正在业内引起广泛的思考。 韩冬青说:“所以如果大家觉得失语,应该倒过来自问。如果我们现在不去总结这几十年来建设量上的巨大成就,假如我们避开这个不谈,我们就只谈建筑学作为一个学科的话,如果我们在建筑学这个学科内部看,又应当如何看待我们现在的这些设计成就?后人怎么来评价我们这一代人的作为?我们这么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我们这些人究竟为子孙贡献了什么?为后辈的学人贡献出什么样的知识积累和学科的积累?到底有什么贡献是由我们这一代人做出的?”
网络配图 一个开放性的命题 当建筑师们开始抱怨,当行业开始寻找设计所依托的情感和价值观,当公众对于建筑的评判热情日益高涨,“建筑师在为谁干”这个命题的答案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开放。 诚然,如朱小地所言:“很多工程师都是正在用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工程师技术,去取悦开发商、取悦业主方的外形追求,在建筑构造中不太注重建筑的内在表现。社会应该给建筑师更宽松的环境,而不是苛求建筑师去做一些甚至冥冥之中不可能存在的建筑作品。” 而又如韩冬青所言:“建筑师需要培养一种独立的人格,首先自己骨头不能太轻。我们不能在圈子里面抱怨,出去又另外一种模样,那你又能怨谁呢?我觉得建筑师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服务者,他的确也是健康社会思想的一种思考者,也是一个实践者。我们需要据理和力争,这是两件事。首先你确实要占着道理,那么我们的学科要想想什么是我们的道理。如果我们能够有道理,就可以去力争,而据理不力争,那也是我们自己的事。” 关于韩冬青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城市设计专家,城市设计理论家,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UAL城市建筑工作室主设计师,2011年度获评江苏省建筑大师称号。 1984年6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7月至1988年8月在扬州工学院城镇建设系任教。1988年9月考入东南大学建筑系,攻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研究生,1991年6月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10月获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9月至1996年12月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7年1月起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任教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