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署长海伦·克拉克是这个联合国最大的发展机构历史上首位女署长,可能也是到访中国次数最多的署长之一。此前担任新西兰总理时,她就每年来中国一次,2013年8月底9月初的访问已经是她第13次访华。 在她执掌南太平洋国家新西兰期间,新西兰成为最早看到中国发展潜力的西方国家之一,是第一个与中国展开并完成自由贸易谈判的西方国家。 在历时8天的第13次访华行程中,她到访了北京和新疆,“与时俱进”地与中国高层领导人探讨了中国当下关注度最高的城镇化问题,并高度评价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与新华社合作的“千年目标 百年梦想”系列主题活动。 “我是站在积极看待中国未来这一方的,相信中国崛起对世界是一件好事。”海伦·克拉克说。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署长海伦·克拉克 网络配图 “整个中国对于建设人性化城市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Q:中国领导人最近频频谈及“城镇化”,比如李克强总理刚刚邀请了两院院士就此问题座谈。“城镇化”也是你此行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的关键词。在你与中国领导人的交谈中,是否专门探讨过这个问题? 海伦·克拉克:确实,我此次在中国参与的所有高层会谈---无论是与李源潮副主席,还是与商务部高虎城部长,无论在北京还是新疆---几乎都谈到了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城镇化”将是UNDP和中国未来各种磋商合作的基础。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规模和速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这使得整个国际社会都无比关注。 正如李克强总理指出的,中国城镇化的核心应该是“人的城镇化”,因此我们认为,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居的城市应是当下中国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因此,我们在《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中专门强调了“人类发展”的概念,指出城市的发展应当是全方位的,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各方面。这是一个与中国当下发展息息相关的报告。 中国已经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比如主办了非常精彩成功的上海世博会。 我的理解是,中国已经有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发展范例---居民已经充分融入城市发展,管理者和居民有充分互动,也有很多还在发展中的城市。我此行以及之前来中国的行程中,最大的感受之一是,整个中国对于建设人性化城市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尽管中国仍然非常注重经济繁荣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但中国人已经意识到,收入只是发展的一个方面,还有其他方面需要关注。因此,我感觉到,我们是在一个非常有共鸣的氛围里讨论这个问题。 Q:另一个现在中国被时常提及的关键词是“中国梦”---绵延100多年的实现中国现代化、繁荣、富强的梦想。联合国也在本世纪初提出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你看来,这两者也有共同点吗? 海伦·克拉克:“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提出所有人都应该远离贫困、饥饿,所有的孩子都应该接受教育,妇女不应该因难产等可预防疾病而死亡,所有人都应该拥有洁净的饮用水和基本的卫生条件,等等。对于这些目标,中国人深信不疑,国家发展目标也在很大程度上与此不谋而合,并且对于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进步深感骄傲。 Q: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已经与新华社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还将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评选“联合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奖”,表彰并分享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所成就的中国城市、机构和个人。你对此如何评价? 海伦·克拉克:我们高度重视与新华社的合作关系---与一个重要的、影响深远的媒体机构合作评选这个奖项,也相当于在告诉中国城市:让我们在这方面引入一些健康的新想法和机制,看看谁在这方面做得最好。 我们非常期待与新华社在这个项目上的合作,并共同举办“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邀请国内和国际城市管理者、世界顶级城市规划专家、主流媒体参与为中国城市管理者提供创新、系统、可行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