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左)panorama with the context 水塔全景及周边环境
(right右)exterior perspective 水塔远景
对于META-工作室来说,这一水塔提供了似乎是精心设计的线索:从空间上,它恰巧
位于铁西区遗留的工业肌理与即将兴起的复合型居住社区之间的边缘上; 而在时间
上,脱离过去的重工业历史,转型并加速发展的铁西区又将它推到这一新旧时间的交
汇点上。 我们藉此展开了如何将这一水塔置于连续时空中的改造思路,而并不是将其
视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改造后的水塔,其外在形成城市景观中的一个艺术装置,而它
的内在将为周边落成后的社区提供一个新的公共活动空间-水塔展廊。甚至在日常的
使用功能之上,它还可能成为具有某种精神性的场所。
改造是在对待历史与现实的审慎态度下展开的,并探索如何将新的现实植入历史样本
中:一方面,我们尽量不去碰触完整保存的水塔本身,只进行必要的结构加固和局部
处理了塔身上原有的窗洞口;另一方面,新加入的部分-一个复杂精巧的装置-被植
入到水塔内部,中间的主体是两个头尾倒置的漏斗,较小的位于水塔顶部收集天光,
较大的在塔身内部形成了一个拉长的纵深空间,并连接着多个类似“相机镜头”的采光窗
-这些将环境光线经过间接反射导入水塔内部的采光窗从塔身上每一个可能的开口“生
长”出来。 水塔的底部,连接入口与抬高的观景平台之间用回收的红砖砌成可坐的台
阶,这里将成为一个“小剧场”,为周边的公众提供一个小型活动或集会放映的场所;从
这里向上看, 水塔成为一个间接的感受外部世界的感觉器官,光线从顶部的光漏斗及
每一个不同形状及颜色的窗洞口进入到水塔中心的隧道内,并在一天之中持续着微妙
的变化。而从悬挑出塔身的观景平台向周边望出去,这一装置则成为一个单纯的观察
外部世界的取景器。
代表新现实的装置以钢板和玻璃构成,明确的几何形体以及醒目的色彩使之与饱经历
史的斑驳的旧砖墙形成充满张力的对比,对现实与历史之间的差异构成一种特定的表
达。每到夜晚,厚重的水塔渐渐在黑暗中隐去,而明亮的发光体将成为漂浮在空中的
鲜明信号... 透过这个水塔的改造,我们提出询问,将如何看待这段历史?又如何理解
变革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