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控制公路建设成本
(一)建立有效的建设成本控制机制。1、重视项目前期工作的各项报批。公路建设成本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指标,它涉及到诸多方面,例如:公路建设项目的策划、设计的深度等都与建设成本有关。要取得最佳经济效益,需要广大员工群策群力,仅依靠领导和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就拿我市新“八路一桥”中扩建北江大桥姐妹新桥来说,涉及到国、省道的建设审批,又要争取省资金来减轻市财力压力,前期许多工作要做,如: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报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防洪影响报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编制(评估)及水下地形图的测绘、水上作业安全警戒的申请、通航方案的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省公路局审查,呈报交通厅审批立项,进行勘察设计招投标、中标的设计单位进行初勘及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报省厅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进行详勘及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再报省公路局会交通造价站会审,经省交通厅审批通过后,最后组织项目施工(施工及监理的招标可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
2、建立全员成本经济责任制。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网络管理,将指标分解到每个考核部门和个人,防止成本控制没人负责。还要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议,掌握财务状况、分析经营状况、研究制定政策、采取措施,使工程自始至终全过程纳入成本控制的范畴。
(二)加强各个阶段的建设成本控制1、重视和加强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工作,努力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的准确度,切实发挥其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的作用。
2、明确概预算工作不仅要反映设计、计算工程造价,更要能动地影响设计、优化设计,并发挥控制工程造价、促进合理使用建设资金的作用。工程经济人员与设计人员要密切配合,做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通过优化设计来保证设计的技术经济合理性。要明确规定设计单位逐级控制工程造价的责任制,并辅以必要的奖罚制度。
3、从建筑产品也是商品的认识出发,以价值为基础,确定建设成本,使建设成本构成合理化,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
4、把竞争机制引入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体制,打破以行政手段分配建设任务和施工单位依附于主管部门吃大锅饭的体制,冲破条条割裂、地区封锁,在相对平等的条件下进行招标承包,择优选择工程承包公司和设备材料供应单位,以促使这些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降低工程建设管理成本。造价员挂靠多少钱
5、提出用“动态”方法研究和管理工程建设成本。研究如何体现项目投资额的时间价值,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要定期公布各种设备、材料、工资、机械台班的价格指数以及各类工程造价指数,要求尽快建立地区、部门以至全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
6、对工程建设成本的估算、概算、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实行“一体化”管理,并研究如何建立一体化的管理制度,改变过去分段管理的状况。
7、工程建设成本管理咨询评估公司的建立,成都造价员挂靠为业主、承建方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建设成本控制平台。
8、认真控制施工图设计,推行“限额设计”;严格合同管理,做好工程索赔价款结算,并用好、管理建设资金,保证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减少资金利息支出和损失;协调好与各有关方面的关系,合理处理配套工作(包括征地、拆迁、城建等)中的经济关系。
总之,要搞好公路建设成本管理,必须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机制,立足内部挖潜,加强对成本的预算、计划、核算、监督和控制,促进成本的降低。只有这样,效益才能不断上升,最终达到成本管理的预期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