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arliexu 于 2013-1-6 16:33 编辑
室內設計」頡合設計/江姿瑩、黃嚴仕
參 與 者」姚燦鈺、蔡健原、許珮瑱、范樹男、凌震紘、林旻儒、黃柏瑜、
高珊珊、李柏遠、劉德勝
建 築」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顧 問」群策工程、吳建興電機技師、兆申機電、誼成空調
攝 影 者」岑修賢、高伊芬
空間性質」飯店
坐落位置」屏東縣恆春鎮墾丁里公園路101號
主要材料」竹編、橡木、鐵件烤漆、六角磚、大理石
面 積」5,020平方公尺
設計時間」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
施工時間」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
撢開歷史積塵,建築作為政治表述的行跡總是鮮明,視覺能遞衍政治性,統治者在土地上鑿記,正是量感龐大的權力意象。島嶼50至70年代末,是蔣氏政權高繫的歲月,全台共矗立不下三十座行館,作為當年蔣介石休憩、旅遊與巡視之用,而每每寄寓最南,一行浩蕩行裝總會歸抵「墾丁賓館」。
隨市變朝遷,今行館政治性已為歲月沖退,惟一棟棟棲止山水胸腹間、模樣風雅蘊藉的行館建築,則在權傾一時後成為珍貴遺跡,除遊人紛沓探訪,脫俗景緻也讓不少行館被修築成精品飯店。2012年10月,位於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內的「墾丁賓館」對外重新開幕,林務局轄下「墾丁賓館」,2011年ROT案後委由華泰集團經營(後更名為「華泰瑞苑.墾丁賓館」),從設計到施工,共耗費兩年修繕。
東、西棟合計5千餘坪的行館建築,曾是蔣介石、蔣宋美齡及大批隨扈駐足的空間,每當恆春海域送上長風,吹拂蟠踞地表之上的大尖石山麓,是風、是水、是土,都靜默凝視了這座行館在人間的幾番驟然起落。
設計概念
正式走入江姿瑩、黃嚴仕對「墾丁賓館」翻修的口述歷程前,有段設計抒發,更適合放在故事前端進行書寫:「一直以來,我們不變地關切空間的流動、內外的融合以及設計語彙背後的精神。尤其是旅館這樣的空間,在『款待人』之外,更被期待說出獨特的故事。」
攜手為旅館翻修投入兩個寒暑的江姿瑩與黃嚴仕,徜徉空間,看得到當代建築中對透明度的思考,但他們很難妥協的,是流行到近乎媚俗的空間包裝。
因此當兩人收下華泰「永續」與「傳承」設計立意後,便廣泛從台灣風土來汲取,不管是竹編工藝的繁麗紋樣與弧度、古建築「一進一院」的遞進合院精神,一個沖謙與物、現代台灣的旅館,突然間有了自己的線條、顏色及韻度。對此江姿瑩笑說,藉由文化精髓的挪用再轉譯,空間選擇在台灣語境下,說一種原生、純粹而俐落的美學情調。
就像黃嚴仕說的:「這個空間,有屬於台灣的手工藝,有著島嶼獨特的風、溫度與濕度。」他們眼中四十來年的「墾丁賓館」,就是要有在地味。
梯廊玩味,照壁擋風
繞經「墾丁森林國家遊樂區」牌樓後再往山上兩里路,「華泰瑞苑.墾丁賓館」窈然現身,遠遠避走了大街喧鬧。外觀由東、西兩棟銜接成的量體,在拆除遮雨棚及陳舊的牆面紋樣後,建築終於廓清了本有的洗鍊線條,如茵蔓草上,純白量體就在此寬舒躺臥。
外牆拉皮復原了建築生氣,但兩位設計師還看到此處地勢起伏,以及恆春每年十月至隔年三月特有的落山風。
整體來看,建築東北面山、西南面海,構造為東西向綿延拉開,剛好讓水平移動的視覺放望景觀。江姿瑩談道,原先主入口從西棟一座空橋進入,但入館動線實際以東邊為近,因此兩人特意保留空橋做次入口,並在東棟開了一處讓人「玩味」的主門。
她解釋,主門迎面是東北邊一路遞降而來的緩山坡,故順應地勢設計了一道下探的梯廊,梯間以壁面分立左右,坦闊梯廊再從兩側跨越水池而入,讓遊人能三兩漫步,從容自梯廊拾級上下;而這種一落再落、從兩側含蓄見屋的建築行蹤,有著三合院「一進一院」的隱喻。但梯廊至此,卻還有伏筆,黃嚴仕接著談道,梯廊走到底的大門前院還擬仿「照壁」概念,把這類台灣民間作為避煞的門前短牆,迎擋恆春每年落山風俯衝,為照壁另賦新意。
從合院隱喻到照壁的轉化與應用,這樣一處梯廊在現代感實體中,卻附上了對傳統的滿滿繫念。
收復天海綠野
解決建築對外動線後,當旅館陳舊內裝全數拆盡,空盪、闊略屋體中,更理出一派天海綠野的珍貴。因此面對空間佈局,兩位設計師反覆思量的,就是如何用設計收復景觀。
從梯廊底端邁入主門後,長形空間向東綿延,依次可見大廳、「沐」主題餐廳與lounge,面向西南海景,一扇扇可全開的折疊窗完全除去內外空間的藩籬,此舉讓既往屋體封閉性被徹底打開,建築受日光、景觀滋潤,出落成生命洋溢的空間。
特別是lounge,座位更從內部向海景外推,天氣一好,客人多會賴在戶外看海或大尖石山;大廳旁一塘鏡面水池,除了靜候天光雲影映照,每每夏季西南風掠過水面,躁熱之氣總會轉瞬降溫,馴化成夏日時空底下一道舒爽氣流。
整體來看,東、西棟三層樓建築中,除東棟一樓規劃為公共空間,以及西棟一樓修舊如舊的「蔣公書齋」,其餘皆規劃為客房。江姿瑩談到,面海房間景觀奇佳,為讓房客能直接從床鋪臨眺海洋,因此將床位抬高,視野無遮蔽;邊間房型亦然有趣,海景之外,也能探見一株氣節凜然的百年茄冬。迨轉往西棟三樓,除視野漸高,每個房間也都做了天窗引光,能隨時光推移,細窺島嶼日晷轉月影。
巨型竹編舉起的那一刻
設計過程中,他們總是反覆探詢:「這個旅館的空間氛圍,能否讓國內外的旅人一踏入,就知道它根源於台灣?」而這個探詢裡,有著一種期盼在地人文被看見的熱切。
「華泰瑞苑.墾丁賓館」的裝修語彙中,結合了傳統工藝與現代空間,並以在地材料的創新工法,轉化竹編、六角磚、燈籠、葫蘆、窗花等台灣傳統元素,其中,特別由南投竹山延請來的老匠師們合力編織的兩座巨型竹編藝創,內層三角織構、外層六角織構,優雅弧形高懸大廳為穹頂,氣度恢弘。黃嚴仕回憶當時巨型竹編完的情景,談到:「它傳達了在地生活的一種共同情感,包括製作者本身,也被這樣的工藝呈現方式所感動,當數十人共同將竹編舉向天花板的一剎那,能發現老匠師也被深深觸動。」
竹子是台灣常見的植物與器物製作材料,如竹籃、竹篩子,加上老師傅提點基礎竹編都是六角型與三角型兩種形狀,因此空間中,有多此類「泛竹藝」美學,包括大廳牆面材料,也以石材加工斜切拼貼,擷取竹節意象。
不僅如此,傳統建築常見之六角磚,館內也重新以放大尺寸、淡灰色烤磚做表現,並錯落鑲嵌著三角石材,轉譯赭紅色小磚的濃重。黃嚴仕解釋:「六角形象徵龜殼的模樣,這樣的磚,在台灣民間有著長壽吉祥的意涵;或是門洞經常做成瓶子模樣,就是取其諧音-平安。」談到瓶子造型的門洞,是房間內用來隱藏電視的裝置,除了窗花的外框架構,中央的鏡面玻璃相當程度反射了戶外景緻,也間接宣揚這個旅館靜定自得的生活態度。
迄今,一掃破敗意象的「墾丁賓館」,煥赫地位已踏入民間,縱然歷史依稀,它卻已重新誕生,成為一座向世人擁抱的渡假旅館。
以上文字內容摘自台灣室內設計雜誌23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