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安藤忠雄的空间观,是在复杂混乱的都市中设计建筑,如同传统的日式枯山水庭园,先用清水混凝土墙将整个空间封闭起来,与外界隔绝,然后再进行内部空间的规划,建构他自己动线回游的世界。
从「住吉的长屋」到青山「COLLEZIONE」建筑,安藤创造一种向心性的内在自我空间,单纯的材质构造让使用者安静心性、沉淀思虑,并从简单中去体悟生命纯净的美感。
我常想象住在「住吉的长屋」中,生命似乎被迫放弃许多奢华无用的欲念,逼使自己的生活条理分明。台北许多超过5张信用卡持卡人,应该搬进「住吉的长屋」里,当作是一种精神行为的矫正措施,直到逐渐改变生活节奏与习性,放弃繁复的欲念与物质虚荣,然后才可算是完成治疗,迁出「住吉的长屋」。
至于「COLLEZIONE」,则有如迂回的迷宫阵劫,不断地攀爬升降,不停地发现新的空间与神秘光线,如同漫步在遍布枯山水与茶屋的庭园一般。「京都陶版美术馆」则明白地表露了安藤本身创造枯山水庭园的企图,在清水混凝土、玻璃等材质的组构下,见不到一草一木,但内心却满布山水;回游的过程中,世界名画浮现在旅行者身旁,旅者的注意力被集中在19世纪印象派画作上。
不过安藤在京都市区高濑川畔所设计的「TIMES」建筑群,却展现了另一种设计上的突破。我为时艺多媒体公司安排的秋季赏枫建筑行旅程中,特别将这个景点放进去,同样是清水混凝土所包闭的迂回动线迷宫,但是在靠河川一侧,安藤不以围墙封死建筑,而让建筑群的侧面直接对高濑川以及河川旁的樱花树敞开。「TIMES」建筑群证明了安藤先生并非是个喜欢闭关自守、闭门造车的人,市区的闭围式集合住宅,只是不得已的策略,一旦拥有自然的条件,安藤总会极力去亲近大自然的一切。
在「TIMES」底楼的餐厅用餐,侍者领我到靠近河川畔平台上的座位,我看见春天开七分饱满的垂枝樱在我眼前伸展它的枝叶,我听涓流的水声在耳中骚动,樱花花瓣随风飘落,如雪花般洒在河川上,载浮载沉,然后消逝在远方。此时我很想脱掉脚上的束缚,直接走向河水中,走向那一种虚幻的美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