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是一门专业,而这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正受到普罗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知。陶威廉、伍仲匡,这两位香港人,因为设计而结缘,前者是香港设计中心“设计营商周2011”项目总监,后者是著名室内设计师。近日,两人来广州为即将于11月28日至12月3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设计营商周2011”热身时,接受了记者采访。
两人侃侃而谈设计、创意、商业、文化、生活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关系。在他们深入浅出的解说下,设计不再遥不可及,而是渗透到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令生活更方便放在首位
什么样的设计才叫好?可能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答案,但万变不离其宗。陶威廉认为,任何产品或者服务,如果它能改良以往的生活模式,都是一个好的设计。“对于设计来说,功能是最重要的,要把令生活更加方便放在第一位。除此之外,好的设计也要反映当下的生活模式及态度,让生活变得更便利、舒适和美好。”
近年来,伍仲匡最擅长是设计各式时尚的五星级酒店及餐饮场所。他的作品充满舒畅宁静的雅致,又时而显露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而且他享受在瑰丽中寻找舒适感觉,也喜爱探索餐厅、酒店与大众产生联系的一面。他追求在不刻意堆砌下达至奢华之道。这些理念,在他设计的台南香格里拉酒店、香港仁民饭店、北京及峇里W 酒店Retreat & Spa等作品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香港仁民饭店是为伍仲匡获过2009 Hospitality Design Award的室内设计大奖的经典之作。这个设计项目是通过比赛获得的。投资方希望仁民饭店不要“富贵逼人”,但又要客人感觉到耳目一新。酒店的空间并不大,要设计出一个令人感到舒适的居住环境特别困难。“我们在房间设计了两个垂直和平行的系统,方便收纳碍眼的电线和电器等,让房间看起来更为整齐,空间也就自然显得更大。我本身就是一个经常出差的人,自然也清楚我理想的酒店应该是怎样的,这次设计我也十分看重房间的实用性,应该有的不会缺少,多余的就会拿掉。”
作为一名设计师,伍仲匡每到一家酒店入住时,却从不把装饰设计感排在第一位,而是特别看重舒适感,“有很多设计酒店样子很好看,但住起来并不舒服。”正是有了这种切身感觉,他设计仁民饭店时非常重视整间酒店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连采用的色系等细节都考虑周全,“房间要真正让客人觉得干净。”
设计与生活连在一起,就有了生命力。伍仲匡本身从事的是室内设计,但他对汽车设计、时装设计也很感兴趣,就是因为“它们都是融入到生活的设计,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这类型设计师的经验,会对我有一定的启发。”“汽车设计是反映我们未来的生活、未来的步伐、未来的科技的,这跟酒店设计、室内设计是有联系的。”从事设计多年的伍仲匡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公众参与设计圈才完整
作为普通人,对设计和艺术怎么分,有时真的是搞不清楚。不少人还总是喜欢拿昂贵的艺术品做装饰,认为这才是很有品位的设计。对这种现象,伍仲匡说,需要很漫长的教育。
设计不是把一件东西弄美就行了。陶威廉说,我们一直想让大家了解的是,整个过程如何去改良,怎么去改善大众的生活,这才是设计。而艺术是自己的表达,跟生活、跟别人没关系,是非常个人的东西。“像意大利、德国等国家,为什么是设计强国?就是因为设计已经融入生活,成为文化。”
以文化为内涵,创意就有了灵魂。通常伍仲匡每接手一个项目,首先会去构建故事,第一想到的就是它的文化。“这个酒店的地点、建筑、品牌有什么文化。在文化里面,会看到它的历史、人物。我帮香格里拉集团做曲阜最新的香格里拉酒店,就把‘孔子老家’这个元素抓住,故事性就会很强。”
伍仲匡强调公众的参与度。“一定要大家参与其中,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公众要对设计有要求,有要求才会变成商业需求,才有客户去找寻好的设计。如果公众都不理解什么是好的设计,那么这个圈也是不完整的。”
设计与商业不可分割
陶威廉还有一个观点:设计与商业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好的设计,一定要有很好的商业元素去支持去推动,才能成功地被市场接受,例如,服务怎么做,品牌怎么去建立,产品怎么去销售及推广等等。”
在陶威廉看来,设计可以帮助企业传递独特的企业文化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只有让商业和设计真正融合,才更有利于带动整个经济的提高,形成一个最强的商机。”
对此,主要为酒店设计的伍仲匡深有同感。“一间酒店的定位和发展,并不是完全由设计师来定的,酒店本身的管理层对自己品牌有更深的理解。我作为一名设计师,如果能够与酒店品牌理念相契合,契合他们打开商业市场的需要,那么双方的合作就有可能成功。”
“客户每一个决策都跟设计有关。比如,他们的服务怎么做,宣传手册怎么做,品牌怎么去包装等。企业管理层应该把设计作为非常重要的商业工具,只有把商业和设计融合到一块,才更有利于创造新的价值。”陶威廉如是说
4
看到本土
设计师价值
创新,能帮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在这当中,设计不可缺席,且需要灵感和创意先行。陶威廉认为,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三个方面。
“首先,设计师要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提升自己的技术。在学习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让设计融入生活的同时,改善、提升当下的生活水平。其次,中国的企业要看到本土设计师的价值。本土的设计师比许多外国的设计师更了解中国的生活环境与需要。如今,我国的制造业已经达到国际水平,这个阶段就要看中国的企业如何去看待本土设计师的价值。第三,媒体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媒体的积极推广、宣传可以不断去提升大众对本土设计师的关注度。”
原创设计是打造自主品牌的关键,但这条路并不好走。现在中国的设计水平到底如何?陶威廉说,其实国内的一些设计师十分优秀,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非常欣赏宋涛、刘峰、蒋琼耳、邵帆这些设计师,他们的作品已经达到了国际级的水平,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到底是怎样的。这不是将中国文化中符号性的东西简单地运用,而是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呈现出来。他们的设计作品,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据陶威廉透露,“设计营商周2011”邀请了优秀的国内设计师以演讲者的身份出席。“石大宇、刘小康等不遗余力地推广、运用竹子作为设计的原材料,非常具有中国特色。这些设计经验都可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深港同行
相互学习借鉴
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正在积极建设“设计之都”。 陶威廉说,深港两地同行间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
“深圳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主办的‘深圳工业设计论坛’是‘设计营商周’的重点项目,今年已是活动的第三年。去年的论坛吸引了超过400名中国内地设计精英和商界领袖等专业人士汇聚一堂。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加强两地合作,在优良设计和创新思维方面相辅相成。”
深圳工业设计论坛将于11月30日举行,陶威廉希望到时能吸引更多内地的设计师到香港,与国际级设计大师们面对面,推动中国设计与世界接轨。
“内地的设计师很好学,看问题也有深度,如果有机会在短短的几天内接触一流的设计大师和品牌领袖,这将是非常珍贵和难得的学习机会。而香港的设计师有更灵活的商业头脑和触角,更懂得如何融合商业和设计,希望两地的设计师今后可以多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