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本科)
推 荐 单 位 广州美术学院空间形态学
课 程 名 称 空间形态学
课程类型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美术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设计艺术学
课 程 负 责 人 沈康
填 写 要 求
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沈康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8.07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 称 教授 电 话
学 位 硕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设计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系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广州市昌岗东路257号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方向 空间形态学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5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形态与空间》1 5周 2005届30人,2006届32人
《形态与空间》2 4周,2003届30人
《情境与建构》 4周,2001届30人
《观念+综合表达(界面与连接)》 5周,2004届60人
《建筑历史与概念设计》 3周 2005届30人
实践性教学:
2007年04月,组织指导学生参加《2007朱家角新江南水乡公共建筑小品设计竞赛》并获三等奖一项,鼓励奖多项。
2006年承担2002届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学生人数15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广州美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空间形态与教学方法研究,3年,资金来源:广州美术学院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拓宽基础 掌握方法——设计训练形式的思考》,《广州美术学院文集》2003年11月
2,《设计教学的一次尝试——地方主义从概念到设计的转化》,《华中建筑》2004年第1期
3,著作《空间的形式实验》,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
4,《文本阅读与形式的生成》,《新建筑》2006年第二期,2006年3月
5,《相遇在小洲》,《建筑业导报》07年第五期2007年9月
6,《2007年中意夏日设计工作坊》,《建筑业导报》07年第六期2007年11月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2006年获得第四届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最佳指导教师奖。
2007年被广州美术学院评为年度优秀个人。
2005年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对象。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国家教育部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英建筑与设计艺术
双语词典》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诚实并合理地建造》,《时代建筑》2003年第5期
2,《环境性建筑:主要的议题与近来的设计》,《世界建筑》2004年第4期
3,《历史建筑与环境的文化关联性解读》,《美术学报》05年第三期,2005年6月
4,《“现代”的幻像:中国摩天楼的另一种解读》,《时代建筑》05年第四期,2005年7月
5,《黄埔村纪事》,《建筑业导报》07年第六期2007年11月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2⑴-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杨一丁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8.2
最终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学 位 硕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设计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系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广州市昌岗东路257号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方向 空间形态与环境心理
2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讲授的主要课程
《建筑设计》 80学时/次 共2届60人,本科生
《情境与建构》 80学时/次,共1届30人,本科生
《建筑小环境设计》 48学时/次,共5届200多人,本科生
《观念+综合表达》 80学时/次,共1届60人,本科生
《空间形态研究》 80学时/次 共3届120人,研究生
实践性教学:
2007年04月,组织指导学生参加《2007朱家角新江南水乡公共建筑小品设计竞赛》并获三等奖一项,鼓励奖多项。
2007--2008年,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2004级,学生人数20。
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形态:转移与生成》[专著] 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10 第二作者。
《让训练变成一场严肃的游戏》[论文]《美术学报》2005.10 第一作者。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2005年获得第三届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最佳指导教师奖。
2006年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对象。
2⑴-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发表的学术论文
《水畔故事——讲述伦敦圣凯瑟琳码头》2003-10《建筑技术及设计》第二作者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之双重解读》2004-07《时代建筑》第二作者
《内外兼修的地铁设计》2004-08《建筑技术及设计》第一作者
《方块树林》2004-09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第一作者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⑵
2⑵-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林红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7.2
最终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学 位 硕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设计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广州市昌岗东路257号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方向 环境技术与建筑设计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近5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建筑设计与工学专题》(2005.10.17-12.18) 专业课,9周,02级,35人。
《环境工学》,专业课,约4周,30-90人。
《感觉因素与环境设计》,3周,约60人。(各年级选修)
《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14周,04级,20人。
实践性教学:
2007--2008年,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2004级,学生人数20。
2007-2008年,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光的印象”设计竞赛,2005级,90人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环境中的感觉因素及其设计表达”, 林红,《美术学报》 2003、2
2、“环境工学课程的教学探索”,《美术学报》, 2007、2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2005年获得第三届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最佳指导教师奖。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参与的学术研究课题:
“天津港东疆港区配套服务区色彩规划设计”,2006、11-2007、6 ,天津港务局委托。(注:此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课题,本人2006-2007年在该研究所做访问学者时参与研究。)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 “风景装配——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竹园”,《建筑技术及设计》 2003、4
2、 “观展品趣”, 《建筑技术及设计》 2003、7
3、 “在站台上徜徉”,《建筑技术及设计》 2003、8
4、 “功能之外” ,《建筑技术及设计》 2006、3
5、 “声音塑造的空间”,《装饰》 2008、5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⑶
2⑶-1
基本
信息 姓 名 金涛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8.4
最终学历 硕士 职 称 讲师 电 话
学 位 硕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系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广州市昌岗东路257号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方向 建筑结构、建筑构造
2⑶-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建筑结构与造型》 3周 2002-2006届各31人
3周 每年全院选修课 平均每年80人
《建筑构造》 3周,2002-2005届各30人,2006届90人
实践性教学:
2008年承担2004届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学生人数11人
2⑶-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⑷
2⑷-1
基本
信息 姓 名 许牧川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4.10
最终学历 硕士 职 称 讲师 电 话
学 位 硕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设计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系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广州市昌岗东路257号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方向 空间形态学
2⑷-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形态与空间》1 5周 2005届30人,2006届32人
《形态与空间》2 6周,2003届30人
《形态与空间》3 4周,2001届30人
《建筑设计创意篇》 4周,2004届30人
《建筑设计深化篇》 4周,2004届30人
《空间设计创意篇》 4周,2004届30人
实践性教学:
2008年承担2004届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学生人数24
2⑷-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公共生活的转变》2005年6月发表《广东建筑装饰》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沈 康 男 1968年7月 教授 环境艺术设计 形态与空间
杨一丁 男 1968年2月 副教授 环境艺术设计 形态与空间
林 红 女 1967年2月 副教授 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工学
金 涛 男 1968年4月 讲师 环境艺术设计 结构与造型
许牧川 男 1974年10月 讲师 环境艺术设计 形态与空间
吴锦江 男 1974年3月 助教 环境艺术设计 建筑图学
朱应新 男 1972年2月 助理实验师 环境艺术设计 模型基础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该课程主要任课教师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人,占总数的42%,全部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1人为在读博士研究生,1人海外留学获双硕士学位,5人具有海外学习、考察设计教育的经历;年龄结构:35岁以上4人,35岁以下3人;学缘结构:7位教师分别毕业于6所不同的院校。师生比约为1:12。师资配备上以担任空间形态教学的教师为主干,结合环境工学、结构构造、图学及模型等相关辅助课程、实验教学的任课教师,以合理的配备协调平衡教学组织。四人次获广州美术学院年度考核优秀。在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在设计学院的支持和组织下,除进入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习与进修外,更多地促进参与国内外校际学术交流。
其中,沈康、杨一丁、林红分别获得2006、2005年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指导教师奖
3-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空间形式训练的教学方法,空间形式的生成、概念演绎等等,并推动设计学院基础部的课程创新,教学研究成果包括《空间的形式实验》、《形态:转移与生成》等。解决了空间设计在学习阶段的基础训练的形式与方法。
3-4
师资
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队伍在自身培养与建设上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沈康、杨一丁自2007年起担任青年教师导师,承担起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沈康老师自2004年起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林红老师作为2007年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进修。
在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在设计学院的支持和组织下,除进入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习与进修外,也组织诸如设计工作坊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师参与国内外校际学术交流。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
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空间形态学是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空间作为一种形式语言其形式的构成逻辑是设计创意的基础,该课程关注空间的形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从这些因素出发探索形式的生成,以及如何富于创意地进行空间形式的塑造。该课程目前在国内的建筑院校已经艺术院校中开展教学的比较少或不系统,而国外的此类课程相对比较成熟,也各具特点,并以此形成独特的教学体系与教学风格,如著名的苏黎世瑞士联邦高等理工大学的“苏黎世(教学)模型”(“Zurich Model”)。
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1994年开始在基础教学方面开展相关的尝试与实验。与其他美术学院体系内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相似,我院以往在设计教学中关注的重点集中在外形层面的造型形式,而缺乏对空间语言的相关教学训练。在引入以空间概念为核心的教学内容的过程中,相继开设了空间概念、概念设计、形态与空间、结构与造型、环境工学、建筑图学 、模型基础等单元课程,逐渐完善和丰富了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并摸索到一些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并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与特点。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强调以绘画为基础的美术训练,造型能力的培养更多地采用一种被动地接受课程教、授的形式,从造型结果入手,忽视造型的过程。
空间形态学的教学思想建立在现代通用教育的基础之上,采取更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实践的能力,空间形态教学强调设计过程的学习,强调工作方法的学习。
空间形态学的基本思想认为“空间”是比外在的、表面的造型更重要的形式语言;形式的产生是使用、环境、材料、工艺等要素相互作用、平衡的结果,形式的产生因此是一个逻辑的过程,空间形态学所体现的就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观念,更主要是关于空间形式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使形式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以经由逻辑性的教学操作,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形式,也发现自己的造型潜力,空间形态学的教学特色从而表现为方法的理性与创意的感性的结合。
在空间形态学的教学实践中,“空间”作为一种基本的形式表现语言的训练可以概括于两个基本的方面,其一是对空间形式本身的认识和运用;其二是观念和思想对形式的推动。空间的造型形式涉及的尺度(包括尺寸)、材料、细部及形式关系等均需要肯定和明确,并最终以此检验设计思考(概念)表达的成果。空间形态教学的体系结构因此包括空间形态训练专题(形态与空间、界面与连接)、空间形态创意(情境与建构)、环境工学、结构与造型、建筑图学和模型基础,占本科专业课程的30%左右。以上课程也基本构成了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内容。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1, 形态与空间 80学时
2, 情境与建构 80学时
3,环境工学 48学时
4,结构与造型 48学时
5,建筑图学 64学时
6,模型基础 64学时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的重点在于将空间概念提高到一个方法的高度,经由“空间”可以展开一系列的空间实验,并由此真正进入空间设计的创新,以及获得创新设计的方法。
课程的难点在于从方法论的角度整理我们的教学思想,如何摸索、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认为解决办法的是需要从现代艺术的角度获得对空间设计的新认识,将现代艺术的发展与空间设计的发展结合起来研究,并将现代艺术开创的实验的方法运用到空间设计中去。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是将空间形态学的理论贯彻到空间设计基础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对决定空间形式生成的各种要素的认识,把握空间形式生成的过程,以及运用形式语言表达概念的能力。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该课程教学的学习,学生不仅仅是在一个课题上获得设计能力的提高,而是对设计方法的整体把握。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涉及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包括:
1. 环境工学 48学时
2. 结构与造型 48学时
3. 建筑图学 64学时
4. 模型基础 64学时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环境工学:课程组织通过对环境当中视觉、嗅觉、听觉、肤觉等因素特点讨论,分析建筑的光、热、空气、声音等状况,引出舒适性设计和人性化设计的问题,使学生了解人性化设计的途径,提高对环境质量的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教师指导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设计练习。
结构与造型:课程组织通过分析和研究空间设计中结构选型与空间造型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结构与构造以及材料的认识,教师指导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设计练习。
建筑图学:学习和了解建筑制图的标准,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空间想象能力和设计表现、表达的能力;并在基础上通过制图、识图培养学生对设计对象观察、认识和分析的能力。
模型基础:以模型制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学习模型制作过程,建立对材料与工艺的把握能力,并将这种认识运用到空间造型设计之中。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部分讲授内容采取试卷考试的形式,考核讲授内容的学习与吸收程度。
实践性、操作性课程练习以课程设计作业进行考核,考核分阶段评分。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教材使用与建设:
自编教材
《空间的形式实验》 沈康 岭南美术出版社
《环境艺术工学》 林红 贵州科技出版社
正进一步加强自编教材的建设。
在教学中结合使用其他辅助教材《建筑 形式 空间 秩序》、《建筑空间组合论》,除充分利用学院综合图书馆,设计学院资料室在相关参考书、期刊方面已非常齐全。
辅助教材的使用帮助学生在课前进行课程预习,课后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课程练习的理解,特别是教材中的案例说明与分析是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境:
设计学院的模型实验室以及建设中的光学实验室为空间形态学的教学提供了积极的支持与保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模型与材料实验室配备相关的模型工具和实验条件,为学生制作建筑空间模型提供工具、材料和技术上的支持,可以1:1的模型实验材料、构造与形式的关系。
光学实验室为学生研究光与空间的关系提供实验性的设备支持,可以讲光在空间中的运用、表现数据化,更好地掌握光在空间中的运用。
网络教学环境:
网络教学除设计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系的网站、网页提供教学资讯、信息以及资料下载的支持外,在课程辅助教学上利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学术交流,开设专业空间。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开设有专门的交流平台壁虎站,以及博客形式进行学习记录。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在教学方法上特别注意课题本身的设计,有针对性的课题设置可以更好地展开空间形态的相关训练。以“界面与连接”、“情境与建构”等课题为例,都是空间形态训练中不同方向、不同侧重的课题设置。教学方法上将阅读、分析、研究和绘图、模型制作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强调从研究问题出发,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强调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推广学生讨论会、读书会和上台的表达,强调学生口头交流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根据课程特点推动学生以分组形式完成联系,培养学生合作的工作能力。
模型制作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实际状态下设计对象与设计成果的理解与认识。
课程介绍后,组织公开的评图会,除任课教师外还邀请其他教师以及校外的同行、实践领域的设计师等参加评图,也对其他年级其他专业同学开放,促进跨年级、跨专业、跨校际的交流,通过评图会对课程进行教学总结。
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已探索出一些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在空间形态教学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相关的训练可以比较清晰地理解设计的造型原则,在设计方法上获得提高,而不是单一的技巧。学生反映通过学习训练思路更清晰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形式的生成与组织,教学成果也获得了英国邓迪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西蒙教授、英国建筑联盟建筑学院马克教授、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赵健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谭平教授的肯定。
4-6课堂录像(课程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1,形态与空间
空间形式的生成是通过空间基本形和基本形的组合来完成。也就是说无论空间表现出怎样的形式,也都可以抽象为点、线、面、体块等极简约的空间基本形和基本形的组合。将空间的形式逻辑进行抽象还原,界面是空间最基本的要素,围合是空间生成最基本的方式。
2,空间的形式实验
以其他艺术形式为参照和借鉴,通过解读、分析、转化与应用,将其他艺术形式在语言与思维——表达形式与表达内容之间的关系的处理,转变成空间的表述与表达—即以空间的形式来回应自己的理解,并最终获得某种空间形式生成的途径与结果。
5.自我评价
5-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1,空间形态教学将设计的基础训练转向对决定形式的作用力与各种影响要素的关注,课程训练更侧重过程的研究与实验,学习重点转变为工作方法与思维方式的学习。
2,课程教学具有实验性和开放性,在空间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上总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形式、方法上不断尝试创新。
3,教师队伍素质高、年轻化,全部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并大多具有海外学习、进修、考察设计教育的经历,与海外相关院校联系广泛,保持与国际设计教学创新理念的同步。
5-2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广州美术学院的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全国最早开设该专业的艺术院校之一,整体教学水平也位居全国前列,本课程伴随广州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整体教学体系的建设发展,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完善,已形成体系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目前在全国艺术院校中成体系地开设同类课程的院校不多,该课程的建设在国内保持领先。
2004、05、06年,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系学生的毕业设计连续获得中国环艺学年奖的金奖、银奖,另有多名同学获得优秀奖。
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该课程目前在国内属于新的课题,尽管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在教学经验和学术积累上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总结、完善。
此外,在师资配备和图书资料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6.课程建设规划
6-1-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使课程在体系化、完整性上进一步加强,促进教学成果的交流、总结,使之成为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有力支撑,创造一流、有影响力的课程体系。计划针对过去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总结、研究、探索空间基础教学在理论、方法上的创新概念与思维,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完善教学体系;特别是充分利用美术学院的教学资源,开展横向联系,开展跨专业跨院系的教学合作,将空间形态学的研究与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形式创新培养结合起来,在更深层次的领域开展研究。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需再引进高层次、有创新实验精神的优秀教师2~3名,并加强图书资料和实验室的建设。
将按照学院建设要求,尽快将该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师资情况,学生评价和教学效果情况进行补充,实现课程资源上网。计划五年内基本实现课程教学内容全部多媒体化,录像上网成为共享资源。
6-1-2 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1,2008年,主讲教授授课录像上网
2,2009年,正、副教授授课录像上网
3,2010年,所有课程录像上网,并根据课程的总结对之前的课程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6-2 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及网址链接
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7. 所在单位的政策措施
7-1所在单位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文件、实施情况及效果
7-2对本课程后续建设规划的支持措施
8. 说明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