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深山藏古寺
古时候有个皇帝,特别爱画。有一次,他想考考全国的画家,就出了个题目:深山藏古寺。要画家们各出心载,来表达这个意思。
一个个画家绞尽脑汁,寻求最好的角度,来表现这个主题。其中有个画家,只画了一座高山,在山腰间有个老和尚挑着一担水桶,到山间的激流中去挑水。发榜那天,果然这幅画被选中了。许多人围观,连连说妙。
因为画中虽然没有古寺,但通过山间挑水的老和尚,已经告诉人们:这深山里藏着古寺。
三、
比画骆驼
传说有一位画师收了几个学生,为了检验学生的成绩,便发给每位学生一张卷纸,看谁用最简单的笔画,画出最多的骆驼。有的学生在纸上密密麻麻地画了一群骆驼;有的学生为了省笔画,就画骆驼头。有一位学生的画法别具一格,他一笔勾出两座山峰,再画出从山谷走出一只骆驼,后边以一只骆驼走出半截身子。全幅画如此简单,却被画师评为佳作。理由是构思巧妙,笔墨简单,寓意深刻,谁能猜得出这山谷里面行进着多少只骆驼?
常言说,“文中有画,画中有文。”怎样使作品言简意明,用事实说话,把自己的意思通过场面、情节表露出来,让读者去感受、去联想、去探求作品的弦外之音,想想比画骆驼,是发人深思的。
四、
正午牡丹
北宋时,大文豪欧阳修购得一幅名画,画的是一丛牡丹,牡丹丛下,趴着一只猫。欧阳修不知这幅画的精细和意境。一日,他的姻亲、当朝丞相吴育来访,欧阳修便将画取给吴育展着,并求教。吴育丞相仔细观摩,连说“好画!画的是正午牡丹,非常传神。”欧阳修惊问他是怎么看出来的?吴育说:“牡丹花披哆而色燥这正是中午日晒的缘故;再看猫的眼睛眯得像一条线,这正是中午光线强烈时的猫眼。如果是早晚,则花朵收敛而色泽鲜丽,猫眼也会睁圆。”欧阳修十分钦佩这位亲见家的鉴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