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设计师从学校毕业走上设计之路,就类似从“裸奔”逐步成长到这种“技能”加身,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每个设计师的成长都分为很多个阶段,即使是天才也要经过这些必经的过程。毕业出来后,如果有幸进入设计单位,首先遇到的第一个瓶颈就是——识图。特别是第一次面对建筑设计院的总图或者勘测地形总图,无数的线条,多样的色彩,满屏的标注,确实让人很抓狂,而且这里还有个很关键的问题——这些图里面100%存在着错漏之处,就像陷阱一样等着“初生牛犊”们。面对这个瓶颈,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熟悉制图规范以及相关的设计规范,当你能把复杂的总图看出层次来,那么OK,这个瓶颈已经拿下了。
       能识图了,那么你接下来的成长会有加快的趋势,其实也就是感觉上自己成长的快了而已,呵呵,是不是很囧。。。
       那么接下来,你可以接触一些小东西。比如SU建模,画些局部的大样等,这个时候基本没有什么大的瓶颈会遇到,无非是对软件的熟悉,那么自己多练习多看书吧,也有个好的办法,多上网上的一些大的论坛看看,学习一些别人的做法,可以事半功倍的,闷头看书不是好的方法。
       其实这里还要说一点,接触过很多刚毕业的学生,在校时老师或者学校对学生形成了一种误导,这种误导实际上是很自私的事情,这些为师者往往告诉学生——你们毕业后就是设计师了,你们的任务是做方案。事实上这是非常错误的,经过多年设计生涯的人都知道,毕业到成为设计师,是一条很苦很长的路。刚才说提到的那些学校或者老师的做法,就造成了这些毕业生出来后,高不成低不就,不能清楚认识这个行业、这份工作。
       建模,画效果图,确实是比较枯燥的事情,特别是搞多了以后,这种感觉会更强烈。但是,不要小看这两个工作,这是培养自身的空间感、美感、甚至对尺度的把握、材料的选择等很好的方式。什么是空间感、美感、尺度感?这些就是真正的设计师与毕业生质上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