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虚拟即真实》
9月7日,由国内领先的专注创新商業空间和创新商業IP报道的专业数字媒体《Hi設計》与爱普生联合主办的《场景唤醒论坛》-“收官站”在北京751D·park時尚回廊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依旧围绕“数字影像介入商業空间”展开,活动当天邀请到了松果設計的董事长、良设品牌创始人周平;国内体验設計领域专业的咨询品牌唐硕的合伙人Flora李晓;某集体交互設計艺术总监邱宇;北京优果儿视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艺术总监宋爽;以及全球知名投影机厂商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工程投影机行业开拓经理杨晨曦。几位嘉宾分别从各自的领域以及经验探讨了关于数字影像与商業空间的现状及发展。
以下是松果設計的董事长、良设品牌创始人,周平的演讲实录——
这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我是做传统設計出身的,最初学的艺术,对于設計来讲,我认为它的边界越来越大,我并不是把自己定义成是做数字影像的,我只是做設計,只是用户对設計的需求和对商業服务的职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設計的边界也越来越宽。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設計思维面对今天的商業市场和商業格局的变化?这是在项目筹备、创意过程和最终的落地实施中对于我来讲帮助最大、也是对我自我提升的印象最深的一个点,所以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虚拟即真实”。
这是我的設計公司,我做設計出身20年,从空间設計到平面视觉設計,还有产品設計。我们也得过很多的奖,在十年之前我们做自己的設計師品牌YAANG Life,設計了很多的餐桌餐饮空间,开了很多的零售零售空间,所以我是非常愿意进入商業市场直面用户,从销售的角度去考虑我最终的設計解决方案。当我们为品牌做了很多的零售空间,我发现一个问题,很多时候你觉得非常好的設計或者是认为非常独特的产品,用户为什么没有被触动?不是你設計本身的问题,也不是空间的问题,而是场景的问题。只不过在五六年前还不会把场景提到这么明确的定义点来讨论,在四年前我们做了一个餐廳叫良设,这个本身不是餐廳,本身还是要做一个YAANG Life店销售我们自己的产品。我做了一个餐桌和厨房,我設計过那么多的沙发和椅子,为什么不能变成一个餐桌?客户可以体验这些产品呈现出来的实物的美感,所以有了很小的餐廳,一张桌子和一个开放的厨房,这个餐廳非常火,迅速变成在上海設計圈最佳聚会的地方,他们觉得找到自己喜欢的饭桌氛围和场景。
有一次在良设1.0版本里面,有一些艺术家在一起吃饭,里面有做音乐的、有做导演的。我们聊天的过程当中提到一张画,这张画也是中国十大名画之一,叫《韩熙载夜宴图》,它呈现了中国人在1000多年以前最上流的生活方式,当时我提到把画面里面的场景变成线下的场景,这个是特别有趣好玩的事情。我们中国以前的生活多么风雅、多么高尚、多少精致、多么讲究。因为在这张画里面可以看到在晚唐时期那个时候的服饰,他们吃什么,吃饭的过程当中是怎么样欣赏舞蹈,这个很好玩,因为我最初是学艺术出身,所以我对艺术非常感兴趣,我又非常爱吃,这是非常能够触动我的点,大家聊天的时候在我心里埋下一个种子。
所以在三年前就开始筹备做餐廳,这个餐廳我的定义是做中国文化,因为我想用这样一个载体去体现我最热爱的中国文化,虽然我自己是从德国回来的,但是从国外回来之后可以让我用另外一个维度来看待中国的文化,所以更愿意为文化做点什么事情。这个餐廳的概念来自于大唐文化,当我决定做大唐文化,我花了半年的时间看了300本书,这些书都是关于唐朝吃什么玩什么,大唐盛世以什么为代表?当我做创意設計的时候不断提醒自己,应该把我了解到的都忘了,当我们对历史知道的越多,在做設計的过程当中需要忘掉的也很多,我们需要让自己的空间变的更大。我看了那么多的史料,走了那么多的地方,唐朝留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开放,是它的接纳和融合,而在整个唐朝,中国文化是承前启后最重要的时间节点,中国艺术追求的意境概念也是在唐朝被首先提出来,所以我希望在我的餐廳里表现中国文化最明确的点就是“意境”,怎么样去表现这个“意境”?可能我们通过吃一顿饭就让用户感受到意境。
这里有3D打印的建築,这个建築的原型来自于鉴真和尚在奈良亲手建的一座寺庙。我们看到有云有山,其实它体现的就是中国虚实相间、似是而非的这样一种意境。这是一个很现实的物理空间,云的出现会形成一种阴影和变化,这个都是物理空间。这个空间真正有意思的是这些白鹤是可以动的,进入餐廳就能听见鹤的声音,当人们从马路进入大堂后瞬间被这个场景切断,半个小时之前还在想没有完成各种各样的嘈杂、焦虑的事情,当他来到这个餐廳,思绪情绪被它的氛围所彻底转换,这就是中国人对意境所向往的场景。
这个是餐廳的全景,在白天阳光下的感觉。所以这个场景是在不断地变化,在白色的墙面上面会有投影,这个可以呈现很多的内容以及我们要体现的元素。这个餐廳花了我们两年的时间,做半年规划,半年的設計,到最后施工所有项目完成。这个餐廳非常大,有1000平米,投资也非常大,投了两千万。我想做一件极致的事情,当我要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很多朋友都说我是不是疯了,花2000万做这样的餐廳。
这个餐廳不只是吃饭而已,因为它有很大的空间,所以我们也会做很多的艺术活动,我们开业到现在做过好几场沉浸式当代舞蹈表演,这些艺术家们对艺术行为的诠释会把設計得非常好的投影技术结合在一起,所以它会给观众带来非常不一样的体验,观众是沉浸在其中的,他跟艺术家是没有距离的,同时这个场景在不断变化。我们以唐朝的文化为概念,做了六感餐廳,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结合在一起,它是一个感官的意境体验,通过场景、氛围,通过用户亲身的参与来获得综合性的用户体验。
1000平方米真正客人吃饭的地方只有60平方米,这个是很难想象的,就12个人吃饭有1000平方米,但是我想呈现的这个体验,它是场景化的体验。怎么去体现这个场景?这个吃饭就像是做梦一样,他在经历一个梦境,你要設計故事线和完整的脚本,設計師要有导演的思维来考虑設計,我非常认同这一点,这也是做这个项目我最深刻的感受,我完全就是导演的角色。前期方案的脚本有几十页,在餐廳没有开业之前我完全设想好客人来到餐廳就餐的整个过程,以及他们状态的变化:怎样进入大门,怎么样上到二楼,就餐之前是什么样等待的状态,能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到餐廳的空间,餐廳的空间给他带来什么样焕然一新的感觉,音乐、舞蹈、艺术和食物怎么样结合在一起?他们在就餐结束的时候,情绪状态应该做到什么样,我们给他们规划設計好目标,其实这就是完整的戏剧电影脚本。
这些都是我们餐廳的照片,数字影像是一个手段,它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呈现,带来虚拟的真实感,给我们带来新的用户体验,但是我认为做設計永远不要忘记一点,我们設計背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们做这样一种商業空间它的本质它的目的是什么?其实还是创造最佳的用户体验。通过我们技术来呈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但是最终的目的还是让用户获得愉快、获得真正的价值。用户的价值来自于整个产品的打磨,所以在餐廳的研发过程当中,我们对食物菜品创意和视频的结合花了最多的时间。首先有一个菜单,整个晚上一共有18道菜,概念来自于大唐文化,我们不是去做复原,我们做的完全是创新和创意的融合。
这些菜品它们在呈现给客人的过程当中会有相对应的视频和相对应的音乐、相对应的互动,这些互动最核心的一点是怎么样体现菜品背后的故事和想法,如果不能够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它就变成你的画面是画面,技术是技术,产品是产品,食物是食物,不是完整的产品结合体。在設計的商業项目当中,产品的完整性是特别重要的。
就像这道菜的名字叫入唐门,来自于唐朝的非常美的名字。这个菜品的呈现体现了花的美丽、花的绚烂、花的意境。同时是在第四章节呈现的是唐朝皇家文化,同样我们能够看到它的影像所对应的视觉也是结合菜品的理念。
这个是“月下鱼戏”,做这个影像我们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在墙上要出现鱼,但是不要让人看到鱼怎么办?最后我们买了很多的小鱼,就这么点大,为什么买这个鱼?这个鱼的尾巴特别漂亮,把它养在很小的鱼缸里,租摄影机去拍,我们拍的都是鱼尾巴,给观众的感觉是鱼在跳舞,所以我不要看到鱼只要看到鱼的尾巴,这就对整个视频的制作拍摄都带来非常多的考验,“月下鱼戏”也是来自于唐诗,菜品背后的概念来自于中国的哲学思想,庄子对于快不愉快的辩论。我们用这样的故事结合这样的影像,让人们见到鱼又看不到鱼。
内容背后怎么把数字影像和产品结合最核心的一个要点,就是你要找到你到底想说什么,然后你通过不同的技术去实现。
这个是晚宴的第一道菜“万物”,这个世界最初是混沌的,有了阴阳,所以第一道菜就是两个球,一个黑一个白,黑是实的,白是虚的。因为整个菜单线索是通过食物、通过数字影像体现中国美學,到底什么是中国美學?现在很多人都用各种各样的形式途径在做这样的尝试,包括什么是中国設計,包括新中式的空间設計,我们可以理解这个餐廳就是现代版的沉浸式体验餐廳。
通过数字影像可以呈现非常多的菜,在桌面看到的是草地,在唐朝辽阔的疆域,菜藏在草里面。当这样的画面这样的场景出现在用户面前,所有的客人都会尖叫,一年前我们做了18道菜的脚本,根据脚本去构建影像画面内容的时候,结果已经了然于心。
关于唐朝的开放包容,丝绸之路是最有典型的代表,也就是今天讲的“一带一路”,背后巨大的推动力就是国家的国力和开放的精神,所以我们看到大量来自中亚和西亚地区的花的图形,右下角是阿拉伯伊斯兰的图案,我们想用这些场景去体现唐朝东西文化的交流,胡文化进入到汉文化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我们用虚拟的影像和真实的食物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这个菜有三个点,纯透明的餐具和桌面的影像融合在一起,食物从地中海来到长安。这个为什么叫金桃?那个时候一个使臣送给唐明皇一棵桃树,这棵桃树在大明宫里,最后结出来的果子是金色的。有一个美国人叫薛爱华,他写了一本书叫《萨玛尔罕的金桃》,他用这个典故来表达唐朝的开放和它自由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在做第一套菜单的创意和构思过程中非常想呈现给每一个客人的。
当我们做了餐廳之后接着做了一些事情,这个是给法国300多年的品牌,号称是厨具里的爱马仕在深圳给他们做的一个晚宴。我们搭了一个黑房子,30米长9米宽,里面是一个长桌,顶头是橱柜。客人的就餐体验、品牌属性以及所想要体现的品牌理念,在这里都是没有违和感的,他们给用户呈现了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个是在上海文化广场,也是上海最火的文化空间之一,一直在做各种音乐剧,他们在今年三月份要做年度演出发布会,当时找到我们,这是不愁卖票的空间,但是他们还想通过想象力提升用户的惊喜感。我们的想法是在舞台上做一场晚宴,上面有各种各样的高科技设备。一直以来,观众都坐在观众席上,演员在舞台上为我们表演,现在我们希望想把角色转变,来到剧场的每一位嘉宾,他们是舞台上的主角、演员,所有工作人员是观众,最终当这场晚宴结束的时候,吃饭的人在舞台上面,整个幕布拉开。他们在就餐的两个小时里,分布在舞台的大黑房子上,这个就是客人在舞台上就餐的场景。
同样我们也做过品牌多媒体的晚宴,当你有了这种空间场景的技术和设备,最核心的是你的想法创意和你对品牌及文化的理解。今天的主题叫数字影像介入商業空间,这个是我们为玛莎拉蒂做的游戏,在餐桌上做了一个跑道,客人在餐桌上去玩赛车,所有的游戏互动环节都是通过多媒体呈现的。
我们做的是数字百家乐,同样,客人在这样一种场景里获得了巨大的兴奋点和交互性。
所以我觉得影像是手段,通过数字的技术来呈现商業空间的影像,就像以前用平面海报,今天可以用交互、用人体感应等等,我认为这些都是我们实现目的的手段。我们要不断地思考和追问自己,商業的本质是什么?今天那么多的商業空间,他们需要介入数字技术的时候,并不是因为它需要数字影像,而是他需要数字影像这样的手段来解决他背后本质的商業问题,而找到这个商業本质才是作为設計師,或者作为技术使用者最核心的一个思考点。就像做餐廳,其实对于我来讲任何的技术,任何的介质都是我去达到目的的路径,但需要思考的是怎么样让客人收获价值?让客人产生愉悦感?让客人拿起手机不断的去传播?
因为通过数字影像可以创造一个全新的场景化体验,可能有的人会知道这张插画来自哪里,这个就是我前面讲到的《韩熙载夜宴图》,只是在这个画面里人物的颜色、人物的调性改变了,我们让它变的更時尚、更潮流、更现代,但是这是一个古人吃饭的场景。古人吃饭还有人不停地拿盆子过来洗手,还有很多歌妓陪着他,我们今天还原这样的场景,应该靠新的可能性,而不只是简单的用物理技术去还原它。
场景化是今天商業的趋势,就像对线下空间来讲,以前我们是买货物,今天大家更关注的是街区,今天大量的商業进入到一个街区的状态,以前的商業空间是统装,购物品牌去做,商场去管。今天做街区,街区是把商场的调性和零售空间的氛围深度介入,现在有的街区已经做到50%街户都由业主方来做规划設計,我们现在的一个新项目就是在做街区,而做街区的設計过程当中会把商铺的性质一并做到,把我们对场景的理解和品牌本身的定义在前期就结合在一起,当然这是比较高要求的项目集成,要求商業在前期就要对品牌有精准和确定的考量,我们在設計的过程中才能做到非常有针对性,但是毋庸置疑,这样一种大场景和小场景未来一定是商業的,目前来讲是必然的趋势。
数字影像的优势就是创造场景,我们去创造一个场景不只是为了表达技术,因为用户对技术本身没有兴趣,他要获得的是在这个场景里的兴奋、惊喜、他的愉快、他的忐忑或者他的憧憬,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场景来体现用户的一种新体验。
这个是我们餐廳里的菜,体现的是冰与火,有厨師在现场,我们把这些视频影像都拿掉,这个场景就比较无聊,很多的餐廳里都有厨師在现场服务,在这样的环境氛围里,客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人讲体验即内容,我们为什么要场景?为什么要数字影像?为什么商業物理空间要结合今天聊的虚拟空间?本质还是回到古人说的体验,中国哲学是生命科学,用生命感受这个世界,你和万物是融合在一起的,所以还是回到中国对美學对哲学的论条,就是形式即幻象。
所以数字影像也是真实的,不要理解成虚拟的,虚拟也能打动真实。这是桌面的菜,桌面有鱼在游动,每一次当这些鱼游过客人所有的客人都会很兴奋,这个东西很简单这个鱼不真实,但是这样不真实的鱼总能打动客人,总是让客人获得一种收获和惊喜。因为这个鱼是艺术性的鱼,它是有艺术感的一条鱼,艺术和科技最终总是会在顶峰相遇的。
什么意思呢?艺术非常感性,体现的是一种自如,科技非常理性讲究逻辑,讲究背后的来龙去脉,讲究一个物理反映。这两个看似不同维度的东西,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在顶峰相遇。所以手段是可以更新的,技术也是会被淘汰的,但本质是不变的,那个本质就是我们对商業的理解,对文化的理解,对用户内心体验需求的理解,这个是不会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