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分析中……

序赞Ai时刻等待着你的命令!~

与Ai对话形式持续执行相关Ai智能体任务。

human9112011-12-6 14:32:29
LZ,辛苦了。。。
Simonous2011-12-6 17:48:29
在那个年代,应该算是很好的了吧
hyzm20002011-12-7 00:03:55
069.jpg


070.jpg


072.jpg


073.jpg


074.jpg


075.jpg


075a.jpg


075b.jpg


075c.jpg


075d.jpg


076.jpg


077.jpg


078.jpg


079.jpg


080.jpg


080a.jpg


080b.jpg


080c.jpg


080d.jpg


080e.jpg


080f.jpg


080g.jpg


080h.jpg


080i.jpg


081.jpg


082.JPG


083.JPG


084.JPG


085.JPG


086.JPG


086a.JPG


086b.JPG


086c.JPG


086d.JPG


087.jpg


088.jpg


089.jpg


090.jpg


091.jpg


092.jpg


093.jpg


094.jpg


095.jpg


096.jpg


097.jpg


098.jpg


099.JPG


099a.JPG


099b.JPG


099c.JPG


099d.JPG


099e.JPG


099f.JPG


099g.JPG


099h.JPG


099i.JPG


099j.JPG


099k.JPG


099l.JPG


099m.JPG


099n.JPG


099o.JPG


099p.JPG


099q.JPG


099s.JPG


099z.JPG


100.JPG


hyzm20002011-12-7 00:11:28
舊情綿綿  咖啡館
臺北中山店  1985.12
臺北忠孝店  1986.6

一九八五年以前的臺灣城市對當時的市民都會休閒生活來說,是無趣又沒有什麼變化的都市,特別是對已經富裕起來又有多餘閒暇那時候年輕人來說,平常的正當休閒生活簡直是無處可去的桎梏;現在說來你可能無法相信,臺灣當時還在戒嚴時期,跳舞必需到不合格又龍蛇雜處的地下舞廳,喝咖啡聊天的地方除了極少數的咖啡館,一般大多是裝潢包裹得黑矇矇的有點色情,或者是接進貴族的金碧輝輝煌,純粹喝咖啡和朋友談天說地的健康場所一直都很少或者不曾出現過,看著今天到處多得簡直說是患難的各形各色咖啡館,簡直叫人難以相信。

在那之前的五六年,我個人因為閒暇常去日本旅行,對於比臺灣先進十幾二十年的日本各大都市的年輕人優雅閒適的結伴坐在開敞明亮設計前衛現代的時髦咖啡館喝咖啡聊天,讓我極為驚訝又羨慕,每回去日本總在想如果臺灣也能有這樣的都市現代空間讓年輕人去休閒聚會該多好。只是我只是一個建築工作者,以為沒有什麼機會可以讓我玩一次,只有一九八二年在我工作的漢寶德先生的建築師事務所幫忙協助做過著名的臺北西門町救國團有點社教服務意味<蓮苑>,那是一家由日制時期的四層樓破舊老街屋改裝翻修而成的年輕人的公共場所,就叫<蓮苑>,沒有多餘的外加符號,因為外表與空間都被改造過,空間變化多端又饒富趣味,當時在臺北算是很有空間花樣的年輕人的去處,對於年輕人是很具吸引力的,每天無時無刻都見有年輕人拿書包擺在門口排隊,當年還得過建築師獎,曾經讓參與設計工作的我極有成就感,那次經驗也是我後來投資設計經營<舊情綿綿>的主要原因。

<舊情綿綿>以一家單純的咖啡館受到如此的歡迎甚至發展成為臺灣都市的休閒革命運動是有些叫人匪夷所思所思的,但是今天回頭看起來,事實上也有一些道理:
一、        解開都市室內休閒消費的禁忌,一至四樓的營業空間,開放流暢而透明,讓年輕人自由自在。
二、        創造冷色建材的使用革命,冰冷的不鏽鋼,大面積的玻璃,水泥原質的直接曝露,和管路的露明。
三、        大膽的使用鋼製及大理石家具,以鋼管襲仿造中國古典家具的優美形式與線條,掀起臺灣開始大量使用鋼製家具的風潮。
四、        賦予臺灣傳統文化的更新與運用,大量重新包裝已經式微得快要沒人搭理的臺灣傳統流行文化素材,成為通俗音樂的復興革運動。
五、        啟動流行文化年輕化的濫觴,國際流行資訊的不斷引進,成為臺灣都市流行的最重要據點。

事實上簡單的說,<舊情綿綿>解放了八零年代的臺北,解放了當時的都市青年身心,解放了他們的生活社交與休閒流行方式,解放了都市老建築的更新方式,解放都市室內空間的使用方式,讓室內空間自由開放活潑起來,不但是一個革命宣言,還是一個大行動,每天有人排隊想要進去喝咖啡,那也是我青年時期的狂狷記錄。
hyzm20002011-12-7 00:27:31
登琨艷年表

1951年  出生於台灣省高雄

1971年  畢業於台灣屏東農專

1975年  前往東海大學建築系旁邊,師從著名建築文化學者漢寶德先生,從事
           建築設計工作,協助完成許多著名建築。

1983年  台北《民生社區自宅》

1984年  成立個人設計工作室,並先後開設“舊情綿綿咖啡館”和“現代啟示   
           錄啤酒館”,被譽為台北最具特色與新意的建築。之後陸續發表設
           計作品,並參與公共藝術規劃。
        台北《舊情綿綿咖啡館》中山店

1985年  台北《舊情綿綿咖啡館》忠孝店

1986年  台北《現代啟示錄啤酒館》

1988年  流浪歐美一年。  

1989年  成立登琨艷建築設計工作室,同時開始了近10年的往返於台北和上
           海兩岸生活。
        台北《鴻禧美術館辦公樓》方案

1990年  台北《九歌文學書屋》
        台北《漢飽飽王》西門丁店

1993年  台北《海誓山盟實品屋》
        台北《五顆星啤酒屋》
        上海《呂芳智服飾》
        台北《台大醫院公共藝術》
1995年  台北《台大醫院地下道公共藝術》
        台中《正德興火鍋店》

1996年  台北《凱恩斯岩燒餐廳》

1997年  台南《台南藝術學院公共藝術》
         台北《登琨艷建築設計工作室》

1998年  正式定居上海,成立大樣環境設計有限公司。
        台北《第二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

1999年  上海《紐約假日自助餐廳》古北店、淮海店
        北京《肯德基前門旗鑑店》
        上海《大樣環境設計有限公司》

2000年  台北《蘭亭集序亂碼版》
        上海《蓮花物業咨詢公司》

2001年  台北《国际牌娶媳妇》
台北《亚太广告会议开幕酒会》
上海《富阳物业办公室》
上海《阳光西班牙售楼处》

2002年  上海《三千院饮食工房》
台北《梦幻婚礼》
台北《素雅的告别》
台北《慈善音乐会》
上海《克丽缇娜美容院》
上海《云门竹梦》
上海《上海书房》
2003年  上海《春到屋里厢》

sheji2011-12-9 21:13:21
呵呵  偏才设计师  里面的办公室空间真宽啊
kuselang2011-12-13 10:45:14
恩!在当时应该很不错的设计,但是介于建筑师之间,立体空间的表现的装饰性居多!很牛啦
kuselang2011-12-13 10:45:48
恩!在当时应该很不错的设计,但是介于建筑师之间,立体空间的表现的装饰性居多!很牛啦
XINCHANG2011-12-14 12:25:05
感谢哦!发这么多好东东!
hyzm20002011-12-14 13:17:09
2003年上海房屋展
登琨艳(1951年-)是中国台湾著名建筑师,师承著名建筑_129.jpg
登琨艳(1951年-)是中国台湾著名建筑师,师承著名建筑_130.JPG
登琨艳(1951年-)是中国台湾著名建筑师,师承著名建筑_130a.JPG
登琨艳(1951年-)是中国台湾著名建筑师,师承著名建筑_130b.JPG
登琨艳(1951年-)是中国台湾著名建筑师,师承著名建筑_130c.JPG
登琨艳(1951年-)是中国台湾著名建筑师,师承著名建筑_130d.JPG
登琨艳(1951年-)是中国台湾著名建筑师,师承著名建筑_130e.JPG
登琨艳(1951年-)是中国台湾著名建筑师,师承著名建筑_130f.JPG
登琨艳(1951年-)是中国台湾著名建筑师,师承著名建筑_130g.JPG
登琨艳(1951年-)是中国台湾著名建筑师,师承著名建筑_130h.JPG
登琨艳(1951年-)是中国台湾著名建筑师,师承著名建筑_130i.JPG
登琨艳(1951年-)是中国台湾著名建筑师,师承著名建筑_131.JPG
登琨艳(1951年-)是中国台湾著名建筑师,师承著名建筑_132.JPG
登琨艳(1951年-)是中国台湾著名建筑师,师承著名建筑_135.JPG
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