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oe-Hee 于 2015-10-14 11:02 编辑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1921年1月动工,1931年11月建成。这里原是1921年孙中山先生(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在广州出任临时大总统时的总统府旧址。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的宫殿式建筑,全部建筑面积3700多平方米,高49米,总体布局采用中国传统的宫殿式风格与近代西洋平面设计手法结合,是广州近代著名的建筑杰作。堂内有一个近似圆形的大会堂,直径71米,分上下两层,共有座位4700多个。设计者用四根大柱子(柱子位于四周的墙中),支撑着四个大跨度的钢桁架,像一把张开的雨伞,组成一个巨大的拱形屋顶。拱形屋顶托起八个主桁架,组成一个八角亭子,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这是建筑师吕彦直(1894―1929)设计的。吕彦直的主要思路是整一座设计是按照一座塔来设计的,当时甲方就是中山纪念堂筹建会员李济深同志,他要求这座纪念堂最低能够容纳5000人,还要体现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精神。吕彦直就思考了我们中国号称东方三大殿的故宫太和殿最大也只能容纳1000多人,且殿内有许多殿柱,既阻碍空间又阻挡声音,而中国最大的清华大学清华大礼堂也只能容纳1200人左右,满足不了甲方要求所以不能采纳参照,当时的吕彦直已经留学完回国,他想了一想国外有哪些建筑是可以做这一点,灵机一动就想到的古罗马竞技场(就是现在的罗马斗兽场),它能够同时容纳很多人,但是问题来了,它没有顶啊!? 广州的天气日晒雨淋,在这个基础上加顶会显得相当笨重,既要解决空间问题又要保证它屹立不倒,再回头想想当时李济深同志提出的要求,似乎给了他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处原是1921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时的总统府,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被炮火夷为平地。1928年由李济深组织筹建,1929年1月动工,经陈济棠在经费上鼎力支持,终于1931年10月落成。四面为4个重檐歇山抱厦,拱托中央八角攒尖式巨顶,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白色花岗岩石为基座和台阶,淡青色大理石为墙裙、乳黄色贴面砖为墙身,紫红色水磨大柱上盖宝蓝色琉璃瓦顶,层叠舒卷,显得格外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前檐下横匾高悬孙中山手笔“天下为公”4个大字,雄浑有力。
在用材选择上,纪念堂建造时,为达到坚固永久的目的,选用了包括柚木门窗、美国钢材料和打桩红松木柱、辽宁青色大理石、泰山面砖、德国采光玻璃、意大利云石等最优质的建筑材料和最先进的建筑技术工艺。其中,大门走廊平顶由五彩马赛克砖镶嵌;走廊地面及柱础由意大利云石铺成;护墙上砖墙为乳黄色泰山面砖;屋顶采光玻璃由德国制造;八角攒尖顶的宝顶金光闪闪,有说是用了从香港购进的金箔,折合重量0.92公斤,实际上是采用了法国进口的金色马赛克镶嵌。
这样一个超大的堂体建筑,当年怎样实现对室内的空气调节和降温?用天然风降温。从建筑技术上看,中山纪念堂留下许多待解谜团。在1975年4月对堂内安装空调之前,纪念堂一直采取自身天然通风降温系统。一方面,堂下有几百平方米的地下室,而堂顶有一个八角亭。大堂的热气可通过屋顶八角亭传出,同时室外空气经过近地面的门窗进入堂内,冷热空气形成循环,降低堂内气温。在此冷热空气的循环过程中,地下室的冷空气有可能部分参加循环,进一步降低室内气温。
当时对纪念堂评判的剪报
外门亭屋面结构图
外门亭平、立、剖面图
施工现场照片
每个广州人都知道中山纪念堂,都知道它是纪念孙中山的场所,但很少人知道,巍峨的中山纪念堂,曾经是当年日寇大规模空袭广州的重要目标之一。不过,中山纪念堂不但没有被炸毁,相反成为日寇司令长官的签字投降之地。 广东日军签降地点:广州中山纪念堂,这是当时的照片。 当时受降结束后中国将领走出中山纪念堂的情形与现在的景色结合对比。 中方受降主官前往纪念堂主持受降仪式。 吕彦直先生原手稿 吕彦直(1894-1929) 山东省东平县人,1894年生于天津。他8岁丧父,9岁随姐姐侨居法国巴黎。回国后入北京五城学堂,1911年改入清华,1913年毕业后求学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初学电学,后改为建筑,1918年毕业。他曾作为美国建筑师墨菲的助手,参与金陵女子大学和燕京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回国后,先在上海与人合办建筑设计公司,主要设计有上海香港路银行公会大楼。后又在上海改办彦记建筑事务所。
中山纪念堂是全国及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会堂式建筑。今天,在全球300多座中山纪念堂中,广州这座仍为最大,也成为84年前亚洲最大的会堂式建筑,是迄今全球最大的孙中山纪念堂。令人遗憾的是,设计师吕彦直未能见到纪念堂建成,甚至也没能参加当年纪念堂的奠基,1929年3月18日,吕彦直在上海逝世,年仅35岁。为表彰这位杰出建筑师的贡献,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山陵陵园祭堂立碑纪念。 整座中山纪念堂形似警钟,寓含中山先生“唤起民众”之意;从东西两侧而望,墙体成“山”字造型,暗喻孙中山的个人品格和革命事业如山一般巍然屹立;而主体建筑由蓝、白、红三色为主色调,象征中山先生为之奋斗的“自由平等博爱”理想;大堂外三段石阶,体现了孙中山在人民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寓意“五羊献穗”的羊头图案柱头装饰,令人联想到广州的美丽传说。还有诸如昭示吉祥祝福的万字符屋檐侧面,代表纯净圣洁的莲花座;纪念堂正面抱厦上下檐间,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蕴意“国家为人民所共有,政府为人民所共管,国家利益为人民所共享”等深层含义。
越秀山下念中山,百年革命求自由 从越秀山顶的纪念碑俯瞰中山纪念堂,仿佛有长风从耳边呼啸而过。这风来自历史的深处,卷走落叶尘埃,只留下身边粗粝凝重的碑石,和眼前纪念堂那片湛蓝的琉璃瓦飞檐。 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在时代的惊涛骇浪冲刷之下,凝结为屹立不动的形体。 时间回到1925年3月12日,革命未竟,孙中山先生于北京恸逝。其时,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虽已结成革命同盟,但孙中山身后留下的却是扑朔迷离的棋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那是英雄与枭雄逐鹿的年代,那是希望与绝望共生的年代。从孙中山逝世的1925年,到“九一八”事变暴发的1931年,虽则中国时刻处于外患欺凌的艰难困窘,却在形式上实现了统一,获得了短暂而脆弱的平静。 正是在这个时期,广州作为反清起义的首义地、北伐革命的起源地、国民政府的成立地,是对于民国建立居功至伟的一座城市,也是国民革命的圣地。由国民党元老提议,几经曲折,中山纪念碑终于树立在越秀山巅,中山纪念堂终于拔起于越秀山脚。 越秀山,南粤王城的所在,乃是古代广州城的起点;而于广州的现代历史上,越秀山再次成为一个原点。历史的巧合如此动魄惊心。 1931年10月,正当国民党人仍在为中山纪念堂的落成弹冠相庆之时,他们心中一定有着深深的不安。就在一个月前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事变,进攻东北军。从那时候起,中国就开始了14年抗日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独立战斗了整整4年,何其悲壮! 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候,中山纪念堂也与人民共同受难。1938年6月8日,日军飞机轰炸纪念堂,当时曾把纪念堂的五角轰塌了一角。 1945年,日本华南派遣军司令田中久一在中山纪念堂代表广东侵华日军签署降书。又历4年内战,新中国建立。 如今,每天不知有多少人登上越秀山,登上中山纪念碑,在朗朗乾坤下,庄严诵读镌于碑上的《总理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铿锵有力,字正腔圆,回看身后苍茫大地,已换了新颜。 广州中山纪念堂坐标,交通:乘坐地铁2号线到纪念堂站,公交2、22、41、42、56、62、518等路均可到达。 开放时间:8:00~17:00,进会堂参观门票10元。 6年,重铸的高5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屹立在纪念堂前。1963年对纪念堂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屋顶全部采用蓝色琉璃瓦。在6.2万多平方米的公园四周增建了铁栅栏,在园内栽种了很多树木、花卉。现在,纪念堂已成为广州市重要集会和文艺演出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7次拨巨款对中山纪念堂堂体进行修缮和进行周围环境的维护,使这里变得更广州中山纪念堂为幽静、舒适,是中外人士游览之胜地。 改革开放后,中山纪念堂“身兼四职”,既是重大会议、活动的召开地,又是缅怀孙中山先生纪念地,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地,而且越来越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承载地。为了贯彻“文化惠民”的宗旨,每年新年音乐会,中山纪念堂都保留相当数量的最低50元的平价票。每年元旦新年去中山纪念堂听新年音乐会,已经成为广州一大文化盛事。去年广州市迎接亚运会时,多场倒计时活动都是在中山纪念堂广场举办的。亚运火炬传递广州站的起点,也设在了中山纪念堂。经历80年风风雨雨,至今中山纪念堂仍是最让广州人自豪的伟大建筑。
阅读原文(附带采访视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zE0MDk2Mg==&mid=207628420&idx=2&sn=6ebfec2fc792311553b269ba7e0ab388#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