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2、当您下载文档后,文档只能用于自身学习,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标有原创标识的文档下载后不能进行编辑与传播。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判断与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机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摘要(系统识别):
地下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
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
完成钢筋、模板的隐检、预检的验收工作,并应在隐检、预检中检查穿墙螺栓、
设备管道或套管、施工缝及位于防水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埋件是否已做好防水处
理。
2、提前编制施工方案。
3、
配合比经试验确定。
(二)材料要求
1、水泥:宜用不低于32.5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如掺用外加剂,亦可
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按设计要求选用。
水泥应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和进场复验记录。
2、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
3、石子:宜用卵石,最大粒径宜为5~40mm,含泥量不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0.5%。
4、掺和料:粉煤灰等,其掺量应由试验确定,并有出厂合格报告,等级符合规范要
求。
5、外加剂:应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试验确定,并有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并
复试合格。
(三)施工机具
插入式振捣棒、铁锹、溜槽、铝合金刮杠、木抹子、小线等。
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符合《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的规定
项
项
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1
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
第4.1.7条
主控
2
抗压强度、抗渗压力
第4.1.8条
项目
3
细部做法
第4.1.9条
1
表面质量
第4.1.10条
2
裂缝宽度
≤0.2mm
一般
+15mm,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250mm
项目
-10mm
3
迎水面保护层
±10mm
保护层厚度≥50mm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运输→混凝土浇筑→养护
四、
操作工艺
混凝土搅拌投料顺序
石子→砂→水泥→外加剂→水,先干搅0.5~1min再加水。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配合
比通知单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散袋水泥、砂、石的用量,务必每车过磅。雨季施工注意每天
测定含水率,及时调整用水量。
(二)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后,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及时运送到浇灌地点。运输过程中
尽量减少周转环节,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如发现有离析现象,必须在浇灌前进行人工二次
拌合。
底板应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在墙体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需将表面清理干净,
先铺一层20~25mm厚1:1水泥砂浆。浇第一步混凝土高度为40cm,以后每步浇灌40~50cm。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由高处自由倾落,其落距不应超过2m,超过时应加
串桶和溜槽。防水混凝土要用机械振捣密实,一般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要迅速,拔出要缓
慢,振动到表面泛浆无气泡为止,插点间距应不大于40cm,严防漏振。
(四)施工缝的位置及接缝形式
底板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施工,不得留施工缝。墙体一般只许留水平施工缝,其位置按设
计要求或规范设置,如需留垂直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变形缝处,或与设计协商解决。施工缝可
作成企口缝、高低缝、平缝三种形式,墙厚在30cm以上的宜作成企口缝,墙厚小于30cm时
应采用高低缝或止水带。新旧接搓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凿毛,清除浮浆,用水清
洗后保持湿润,铺一层20~25m厚的1:1水泥砂浆,再浇筑混凝土。固定模板用的穿墙螺栓
与铅丝尽量不要穿过混凝士防水结构。若需穿过时.应在穿填螺栓上加焊止水环,要求止水
环必须满焊无遗漏,止水环数量符合设计要求。穿墙螺栓在拆模时,将外露螺栓头切撑。
(五)变形缝处理
变形缝处可采用埋入式橡胶或塑料止水带来处理。此时止水带位置应准确,圆环中心
应在变形缝中心线上。止水带应牢固,浇混凝土前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泥土杂物,确保与混
凝土结合良好。
(六)养护
常温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必须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五、
成品保护
1、确保钢筋模板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和模板。
2、
在拆模和吊运其他构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企目及撞动止水带。保护穿墙管、电
线管、电器盒及预埋件等,防止振捣时挤扁或预埋件移位。
六、
应注意的问题
1、蜂窝、麻面的造成原因是振捣不当,脱模早,模板干燥,模板缝隙偏大跑浆。
2、
孔洞的造成原因是漏振,在管道密集、预埋件和钢筋稠密处振捣困难,应采用绷石
混凝土浇筑。
3、
渗水、漏水是由于施工缝接搓处处理不当或施工中漏振,随意加水,水灰比不准造
成,应严格控制计量,认真振捣,认真处理施工缝。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