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2、当您下载文档后,文档只能用于自身学习,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标有原创标识的文档下载后不能进行编辑与传播。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用户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判断与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机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摘要(系统识别):
一、工程概况
二、试验依据
1、本工程设计图纸及其相关技术资料: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4、《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JGJ340-2015);
5、《工程地质手册》(第5版)等。
三、检测工作方法及工艺
本次检测采用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利用XY-30型工程钻机进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检测,配备动力
触探试验设备(120kg重锤、动力触探头)和钢卷尺。
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采用自由落锤;该试验锤重120kg,落距76cm。
2)触探杆高度不宜超过2.0m,并应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
3)保持探杆垂直,连续锤击贯入,锤击速率为每分钟15~30击。
4)每贯入1m,宜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当贯入深度超过10m,每贯入20cm宜转动探杆
次。
5)对超重型动力触探当连续三次N>50时,可停止试验。
6)及时记录试验段深度和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
7)动力触探的记录在现场进行初步整理,并对记录的击数和贯入深度进行校核。分
析贯入击数时,剔除异常值。
8)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实测击数N按照《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进
行杆长修正和统计,并绘制击数N与深度关系曲线。
经修正后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
一一实测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
a2一一修正系数,按《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
附录C表C.02确定;
四、检测结果及结论
本次检测共随机抽检了17个试验点进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其中8个试验点位于强
夯点位,9个试验点位于夯点之间的土体上。本次检测各试验点的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数
据及深度与锤击数关系曲线见后附图表2-1~2-17。强夯处理后地基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统计结果汇总见下表:
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结果汇总表
实测击数
修正击数
检测
检测位置
(击)
(击)
点号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标准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标准值
夯点
53
10
33.5
29.2
40.5
10.0
28.3
25.5
DT2
夯间土
52
4
24.8
21.1
35.9
4.0
18.8
16.4
DT3
夯点
53
5
32.0
27.1
40.5
5.0
26.4
22.8
DT4
夯间土
54
20.5
17.2
37.3
4.0
15.2
13.1
DT5
夯间土
57
24.2
20.2
39.3
4.0
18.0
15.4
DT6
夯间土
55
3
21.9
17.8
40.1
3.0
17.0
14.2
DT7
夯点
57
31.0
25.8
43.6
5.0
25.9
22.2
DT8
夯点
57
31.7
26.0
43.6
7.0
26.6
22.6
DT9
夯间土
55
24.0
20.1
38.0
4.0
18.1
15.5
DT10
夯间土
39
14.2
12.0
25.8
3.0
10.5
9.1
DT11
夯点
54
32.4
28.3
41.3
9.0
27.3
24.5
DT12
夯点
54
30.0
23.9
41.3
4.0
25.0
20.4
DT13
39
2
14.0
11.4
25.8
2.0
10.2
8.6
DT14
夯点
55
6
25.2
20.0
42.1
6.0
20.5
16.7
DT15
夯间土
18.8
15.7
29.7
3.5
13.7
11.6
DT16
夯点
56
28.1
23.1
42.8
6.0
23.2
19.7
DT17
23.2
20.0
29.7
4.0
16.8
14.8
根据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数据及统计结果表明,拟建场地经强夯处理后地基土承载力
特征值达到XXXXkPa,满足设计要求。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